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秋收起义的精神价值是永存的
作者: 钟万祥  来源: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精神价值  秋收起义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 
描述: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政治形势及湘赣边界特殊条件构成了秋收起义发动及精神价值生成的环境,毛泽东同志是秋收起义精神价值主要创立者,秋收起义是中国革命道路的起点,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地位,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激励我们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秋收起义的精神价值是永存的。
开创中国革命新时期的里程碑——再析中共八七会议之历史地位
作者: 陈乃宣  来源:长江论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里程碑  中国革命新时期  中国革命新道路  八七会议 
描述:八七会议的历史文献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篇之作,它吹响了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号角,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会议批判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会议所通过的决议及会议前后中共中央的有关
周恩来与南昌起义
作者: 张家裕  来源:觉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用革命的武装反抗反革命的武装,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的第一枪,是在大革命失败后极端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中国革命的伟大壮举。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武装革命新时期
八七会议与“左”倾思想的萌发
作者: 李志娴  来源:邢台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左”倾思想  共产国际  八七会议 
描述:的战略方针和斗争任务,同时,明确地认识到领导武装斗争的重要性,标志着党对中国革命问题认识的飞跃,使党在政治上前进了一大步。但是,会议在反对右倾错误的时候,没有注意掩盖着的另一种"左"倾主义倾向,以至于给以后中国革命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纪念湘赣边界秋收起义80周年
作者: 黄洋  来源:党史文苑(学术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原理  中国具体实践  结合 
描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另一次是党的
近十年来南昌起义研究综述
作者: 徐华佗  来源:党的文献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革命道路  武装斗争  近十年  人民军队  湘赣边界  革命根据地  统战工作  地理条件  南昌起义军  中国共产党 
描述:近十年来,史学界围绕南昌起义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很多新见解、新成果。本文拟就这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白色恐怖下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新指向——试论"八七"会议的历史地位
作者: 谭献民,文斌  来源:甘肃理论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地位  "八七"会议  党的建设 
描述: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克服自身弱点、保持其革命先锋队性质和加强自身建设进行有益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早期自身建设的若干规律性认识,这为毛泽东建党学说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和宝贵的历史启迪.
秋收起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贡献
作者: 刘金菊,张红恩  来源: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秋收起义  毛泽东  贡献 
描述: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及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在武装斗争思想、统一战线思想、新型人民军队建设思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及土地革命思想上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井冈山上鲜为人知的故事
作者:暂无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革命失败  中国共产党人  井冈山精神  故事  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0世纪20年代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革命道路。正是在这一伟大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闪烁着共产主义光芒的井冈山精神横空出世。这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思想硕果。今年是八一南昌起义80周年
江西红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研究
作者: 周爱平,彭恩仁  来源:黑河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荣辱观教育  大学生  红色文化资源 
描述:江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劳苦大众争取民主自由的主要根据地。在这块红土地上,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其中留下的遗址、作品等及其承载的精神便形成了江西红色文化资源。江西特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对大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的同时,力求探出一种生动形象、感召力强的思政教育模式。
上页 1 2 3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