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论两个过渡
作者: 李光灿  来源:中国青年出版社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邓小平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  贡献 
描述:论两个过渡
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及其贡献
作者: 张亚楠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井冈山时期  毛泽东  贡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描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文在这个背景下综合分析了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和其贡献。从毛泽东
全文:为了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中共中央于2013年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同时2013年也是毛泽东诞辰120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陈毅的统战工作贡献
作者: 孙伟  来源: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地革命战争  统战工作  贡献  陈毅 
描述: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陈毅就对统战工作进行了艰辛探索,并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如上井冈山之前与滇军范石生部合作,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搞"黄色村庄",第二次国共合作之前与国民党江西当局谈判。在中共面临各种困难的时刻,陈毅总能根据党的相关政策,既不"左也不右,既团结又斗争,通过宽广的政治胸怀和特有的人格魅力,去寻找我党我军的朋友、合作者与同情者,最终渡过难关,使革命工作能及时开拓新的局面。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作者: 王员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毛泽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贡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描述: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实践中,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准确理解和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苏区社会历史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科学分析和正确把握中国社会的客观实际,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现实基础和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论李立三与南昌起义
作者: 雷国珍,苏月林  来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昌起义  贡献  李立三 
描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立三与南昌起义的关系十分密切,为南昌起义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南昌起义的首倡者和重要领导人之一,是南昌起义经验教训的重要总结者。
毛泽东对江西兴国县红色文化资源的贡献
作者: 董建华  来源:邢台学院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江西兴国  毛泽东  贡献  红色文化资源 
描述:从1929年4月到1933年11月,毛泽东七进兴国县。毛泽东在兴国的行迹以及与兴国的关联,既为中国革命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也为丰富充实兴国红色文化资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毛泽东对兴国红色文化资源的贡献包括内容和形式等多方面。
南昌起义是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伟大开篇
作者: 王良秋  来源:青年与社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开端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南昌起义  贡献 
描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革命成果。南昌起义是中共独立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共以暴力革命手段独立开展武装斗争的开端,是中共领导并掌握人民军队的开端,它为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作出重要贡献,它揭开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南昌起义是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伟大开篇
作者: 王良秋  来源:青年与社会(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开端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南昌起义  贡献 
描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革命成果。南昌起义是中共独立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共以暴力革命手段独立开展武装斗争的开端,是中共领导并掌握人民军队的开端,它为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作出重要贡献,它揭开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试论井冈军民对红军医院的贡献
作者: 马于强  来源:吉安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贡献  井冈军民  红军医院 
描述:本文主要论述了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根据地的药物和医疗器械来源几乎完全断绝,井冈军民为了解决红军伤病员的治疗问题,充分发挥大家的智慧和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自己建设医院,为支援革命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朱德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和缔造人民军队的卓越贡献
作者: 庹平  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军队建设  南昌起义  朱德  贡献 
描述: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缔造人民军队的起点。朱德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参与并领导了南昌起义,在南昌起义军余部面临绝境的关键时刻,勇担保存新生人民军队革命火种的重任。在转战上井冈山之前,他致力整顿思想,培养新生人民军队坚定的革命意志;建立新的军事指挥制度,加强党对新生人民军队的直接指挥;制定铁的纪律,转变作战形式,提高新生人民军队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最后,朱德带领万余人的革命武装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组成名扬天下的"朱毛红军"。
上页 1 2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