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中共湖北省委及其党组织在湘赣秋收起义中的作用
作者: 涂开荣  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重要作用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中共湖北省委 
描述:在以往研究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文章中,往往只重视中共湖南省委的作用,忽略中共中央和中共江西省委、中共湖北省委及其地方党组织的作用。据史料证实及亲历者回忆,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过程中,中共湖北省委及其
有关秋收起义几个争议问题的管见
作者: 涂开荣  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若干史实  秋收起义  考证 
描述: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原始材料和回忆资料,有关秋收起义几个争议问题进行了严谨的求证,认为:1.毛泽东成为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领导人,是"时势造英雄",是适应当时革命的实际情况应运而生的;2.工农革命军第一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若干史实考证
作者: 黄爱国  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实研究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毛泽东 
描述:在现有的有关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研究文章中,党史专家安源会议的时间、安源会议的性质、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组建过程及具体构成、毛泽东何时到铜鼓等问题已有固定的提法,但作者在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并进行调查研究后,以上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朱德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和缔造人民军队的卓越贡献
作者: 庹平  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军队建设  南昌起义  朱德  贡献 
描述:致力整顿思想,培养新生人民军队坚定的革命意志;建立新的军事指挥制度,加强党新生人民军队的直接指挥;制定铁的纪律,转变作战形式,提高新生人民军队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最后,朱德带领万余人的革命武装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组成名扬天下的"朱毛红军"。
古田会议与开辟革命新道路的关系新探
作者: 刘晶芳  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田会议  建党新路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描述:多年来,在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形成问题的研究中,解决了什么问题才能认定道路形成上看法不一。本文认为具备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尚不能认为道路形成,只有解决了特殊国情和党情下如何保持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先进性
“莲花决策”——引兵井冈的新说
作者: 刘晓农  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莲花决策  引兵井冈  毛泽东 
描述:秋收起义部队引兵井冈并非有预定计划,而是在莲花县城得到宋任穷携来的江西省委密信后,才按照省委"毛部应退赣西宁冈"的指示,再结合起义部队不足千人和湘赣边界各县没有敌人正规军的现实,前委决定不去湘南而引兵井冈。在三湾与袁文才代表接上联系后,于古城会议形成党的决议。
群众工作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作者: 罗庆宏  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群众工作  井冈山斗争时期  群众路线教育 
描述: 在井冈山斗争初期,党的群众工作面临诸多困难,既有工农革命军群众观念淡薄问题,也有群众工农革命军不信任问题,还有当地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等问题。为了打开群众工作局面,使群众迅速、广泛地行动起来,工农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介绍 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旧址
作者: 唐海英  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农革命军  分田  文献名邦  陈列展览  万寿宫  湘赣边界  泉江镇  城后  占地面积  木结构建筑 
描述: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旧址位于遂川县泉江镇文献名邦街8号,原名万寿宫,是一幢清代庙宇式青砖与木结构建筑,坐北朝南,面宽17米,进深55.2米,占地面积1352.4平方米,建筑面积1613平方米。1928年1月5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攻克遂川县城后,推翻了反动政权,重建了遂川县委,
国民党新军阀混战与工农武装割据:以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成功开创为例
作者: 黄少群  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军  根据地  毛泽东  新军阀混战  朱德 
描述:例,阐述在上世纪30年代前后的国民党新军阀混战的空隙中,中国共产党通过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领导的工农武装割据,实现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的历程。借国民党新军阀混战之机实现工农武装割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审时度势寻找发展机遇的高超战略思维。
井冈山红色文化及其根据地建设的历史作用
作者: 兰晓程  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井冈山斗争  历史地位  红色文化 
描述:井冈山红色文化作品种类繁多,包括诗词、楹联、歌谣、残曲、故事、传说、标语、漫画,其直接鲜明地呼应了井冈山斗争这一强烈的时代主题,它以独特的文化形式,记录了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它是井冈山斗争时期最重要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当时影响最大、受众最多的一种文化.它对中国红军、根据地人民的价值观念产生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井冈山斗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上页 1 2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