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中国革命
作者: 杨先材,王顺生,王钦民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革命史 
描述:中国革命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形成的标志
作者: 黄允升  来源:毛泽东思想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革命道路  中国共产党人  中国革命  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  实际出发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中国向何处去?还要不要革命?怎样进行革命?这些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迫切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作出回答。毛泽东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把马列主义关于革命道路的理论与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的货币
作者: 侯志远  来源: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发行  国民党  经济封锁  中国革命  毛泽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货币流通  苏区  苏维埃政府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描述: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新军阀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反革命统治,实行反革命军事专政。处于历史的紧要关头,如何把革命从失败引向胜利,从低潮引向高潮,这是当时中国革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毛泽东科学地
从“分治”思想到“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产生
作者: 黄常源  来源:毛泽东思想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思想继承  中国革命  毛泽东  政治主张  工农武装割据  客观规律  共和国  分治 
描述: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并在中国首先树起这面旗帜,绝非没有任何思想基础的偶然创举,从思想继承和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他在一九二。年提出的“湖南共和国”政治主张中,对“分治”思想的探索,实际上已不自觉地触及到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孕育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原始细胞和萌芽胚胎。
秋收起义与毛泽东的历史功绩
作者: 陈浮  来源:湘潮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农革命军  武装斗争  湘赣边界  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人  南昌起义  中国革命  秋收起义  毛泽东  历史功绩 
描述:60年前,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及其向井冈山的进军,是继南昌起义后,我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一次成功的尝试,它给濒于危境的革命航船指引了一条胜利前进的航道。它的伟大历史功绩,同毛泽东的光辉名字一起,铭刻在中国革命的丰碑上,永垂青史。本文着重对秋收起义与毛泽东的历史功绩作
对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战略决策的两点看法
作者: 郭文亮  来源: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湘赣边界  结合分析  部队  南昌起义  广东  中国革命  战略方向  战略决策  海陆丰  农民运动 
描述:长期以来,党史学界对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的战略决策普遍持否定态度,并进而认为这是导致南昌起义最后失利的原因之一。对此,我想结合分析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谈谈自已的两点看法。第一,中国革命必须要有根据地作依托,才能进行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但到什么地方去建立根据地,是要受当时各种客观条件制约的。
要正确开展反错误倾向的斗争——纪念“八七”会议六十周年
作者: 张天华  来源:探索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右派  领导机关  右倾投降主义  中国革命  青年运动  错误倾向  九二四  中国共产党  陈独秀  中国人民 
描述:革命战争,不少共产党员深入群众,发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正当革命节节胜利的时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联合起来了,当时的同盟者国民党内的右派集团叛变了革命,由于共产党内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在领导机关中占了统
共产国际和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
作者: 孙其明  来源:学术界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革命道路  苏维埃政权  武装暴动  立三路线  苏维埃共和国  工农群众  中共六大  农村革命根据地  游击战争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是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独自创立的。在这条正确道路的形成和中国革命的发展过程中,共产国际的态度究竟如何?它曾经起过什么样的作用?本文
论南昌起义与“左派国民党的旗帜”
作者: 龚家珪  来源:当代财经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共产党人  苏维埃  国民党  起义军  南昌起义  中国革命  蒋介石  中国共产党领导  人民革命  八一起义 
描述:的汪精卫集团,步蒋介石“四·一二”大屠杀的后尘叛变革命,一度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惨遭失败。为挽救中国革命,当时改组了的中共中央决定派常委周恩来赴南昌组织和领导革命军队起义。八月一日起义成功,占领了南昌全城
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问题)
作者: 杜魏华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心城市  革命道路  中国革命  基本形  工作重心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武装夺取政权  毛泽东思想  农村革命根据地 
描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在我国特定国情条件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道路,它涉及到建党、建军、建政和土地革命等一系列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重大发展,因此“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创,也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形成。对于基本形成的时间和标志,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来考察,就是1930年10月毛泽东在罗坊会议上提出“诱敌深入”的方针到1931年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既是毛泽东从理论到实践的结合上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新阶段的时间,也是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的时间。此后,毛泽东一直把党的工作中心放在农村,但党内“左”倾冒险主义在一个时期内仍占统治地位,直到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中国的革命道路才又出现新的局面,毛泽东思想也在新的革命实践中不断发展。
上页 1 2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