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4)
按栏目分组
学术资源 (4)
按年份分组
1992(2)
1987(2)
按来源分组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2)
马克思主义研究(1)
中共党史研究(1)
相关搜索词
也谈“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与鲁振祥商榷)
作者: 王福选,阮守应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基本形  乡村中心  毛泽东  工农武装割据  理论  指导路线  两个问题  基本内容  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问题,应该首先明确下列几点: 1、研究“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是研究这一“理论”本身的形成?还是研究这一“理论”何时确立为“党的整个指导路线”?笔者认为,这是两个问题,不能混为一谈。
也谈“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与鲁振祥商榷
作者: 王福选,阮守应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基本形  乡村中心  毛泽东  工农武装割据  理论  指导路线  两个问题  基本内容  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问题,应该首先明确下列几点: 1、研究“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是研究这一“理论”本身的形成?还是研究这一“理论”何时确立为“党的整个指导路线”?笔者认为,这是两个问题,不能混为一谈。
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问题)
作者: 杜魏华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心城市  革命道路  中国革命  基本形  工作重心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武装夺取政权  毛泽东思想  农村革命根据地 
描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在我国特定国情条件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道路,它涉及到建党、建军、建政和土地革命等一系列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重大发展,因此“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创,也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形成。对于基本形成的时间和标志,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来考察,就是1930年10月毛泽东在罗坊会议上提出“诱敌深入”的方针到1931年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既是毛泽东从理论到实践的结合上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新阶段的时间,也是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的时间。此后,毛泽东一直把党的工作中心放在农村,但党内“左”倾冒险主义在一个时期内仍占统治地位,直到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中国的革命道路才又出现新的局面,毛泽东思想也在新的革命实践中不断发展。
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问题
作者: 杜魏华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心城市  革命道路  中国革命  基本形  工作重心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武装夺取政权  毛泽东思想  农村革命根据地 
描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在我国特定国情条件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道路,它涉及到建党、建军、建政和土地革命等一系列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重大发展,因此“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创,也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形成。对于基本形成的时间和标志,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来考察,就是1930年10月毛泽东在罗坊会议上提出“诱敌深入”的方针到1931年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既是毛泽东从理论到实践的结合上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新阶段的时间,也是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的时间。此后,毛泽东一直把党的工作中心放在农村,但党内“左”倾冒险主义在一个时期内仍占统治地位,直到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中国的革命道路才又出现新的局面,毛泽东思想也在新的革命实践中不断发展。
上页 1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