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毛泽东同志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形成
作者: 张玉鹏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毛泽东著作、生平、事业研究)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起来的经验,加以科学的总结,提出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完整理论,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有一个提出、发展和最后形成的过程。仔细研
毛泽东同志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形成
作者: 张玉鹏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抗日游击战争  敌人  战略问题  红色政权理论  红军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农村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同志  中国革命战争 
描述:起来的经验,加以科学的总结,提出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完整理论,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有一个提出、发展和最后形成的过程。仔细研究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这一理论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
对《我党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历史考察》的意见
作者: 李绪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开创  干部队伍  三湾改编  秋收起义  罗霄山脉中段  战略转变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历史考察  意见  毛泽东同志 
描述:读了贵刊一九八○年第二期发表的冯建辉同志写的《我党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历史考察》一文后,有两点意见,提出来供参考。 (一)向罗霄山脉中段转移和选择井冈山做为根据地的时间问题,作者没有具体的
关于南昌起义评价中两个问题的商榷
作者: 黄少群,梁尚贤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民暴动  起义军  南昌起义  刘伯承  毛泽东  聂荣臻  周恩来  农村革命根据地  军队  林彪 
描述:》(以下简称《金文》),对南昌起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这对于扫除林彪、“四人邦”涂抹在南昌起义史页上的污秽,恢复南昌起义的历史面貌
红四军入闽对于闽西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作用
作者: 潘晋明  来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西  红色政权  苏维埃政权  历史作用  主要内容  毛泽东选集  工农武装割据  军事  领导人  客观条件 
描述:基础;认为起帮助创建作用的观点,忽视了红四军对于闽西工农武装割据形成的主导和推动作用。我们认为,红四军入闽的军事胜利,完备了闽西工农武装割据的条件;红四军以发展工农武装、分配土地、建立红色政权
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政权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与杨福新同志商榷)
作者: 孙家瑢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武装斗争  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  大革命失败后  中国革命  夺取  政权  毛泽东同志  实践证明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时期的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斗争形式,走了不同的革命道路。”他把中国革命的斗争形式、道路划分为1927年前和1927年后两个阶段。他认为1927年前的“北伐战争就是以城市为中心,采取‘长驱直进和夺取大城市’的斗争方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那种斗争形式是可行的。”作者引用了毛泽
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政权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与杨福新同志商榷
作者: 孙家瑢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武装斗争  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  大革命失败后  中国革命  夺取  政权  毛泽东同志  实践证明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时期的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斗争形式,走了不同的革命道路。”他把中国革命的斗争形式、道路划分为1927年前和1927年后两个阶段。他认为1927年前的“北伐战争就是以城市为中心,采取‘长驱直进和夺取大城市’的斗争方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那种斗争形式是可行的。”作者引用了毛泽
关于“八一”南昌起义
作者: 陈毅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领导  部队  南昌起义  中国革命  朱德  反革命  周恩来  军队  贺龙  八一起义 
描述:的勇气,倘使不能坚决回答人民所提出的革命问题,中国革命就要走弯路,中国革命的胜利就要推迟。但中国共产党代表工人阶级,坚决勇敢地回答了人民
试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作者: 童雪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革命道路  武装斗争  帝国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  工农武装割据  中国共产党  农村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同志  中国人民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的白色恐怖面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顽强地战斗着。各地群雄四起,纷纷举行武装起义,探索继续坚持革命的道路。在这历史转折时期,毛泽东同志不仅最先在实践上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并且独创性地提出了“工农
对《我党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历史考察》一文中两个事实的更正意见
作者: 刘录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更正  中国社会科学  闽西起义  农民起义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历史考察  事实  领导人  六霍起义  邓子恢 
描述:起义的领导人与时间问题,提出两点更正意见。一、关于闽西起义的领导人和起义时间问题: 冯建辉同志的文章在列举一九二七年八月到一九二九年底相继爆发的各次武装起义时,称:"邓子恢、张鼎丞、郭滴人领导的闽西起义(一九二八年三月)"。我认为这
上页 1 2 3 4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