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朱德的扁担”的不同版本
作者: 刘统  来源:晚霞(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文课本  敌人  红军  朱德  井冈山根据地  版本  60年代  毛泽东同志 
描述:"朱德的扁担"之考证1960年代上小学时,语文课本有一篇《朱德的扁担》,我们都能背诵: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红军要坚守井冈山
井冈红旗映日红——井冈山革命斗争回忆(下)
作者: 欧阳毅  来源:纵横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日红  敌人  湘南  部队  永新  红军  井冈山革命斗争  毛泽东  朱德  陈毅 
描述:1928年6月13日的龙源口大捷后,在“不费红军三分力,活捉江西两只羊(杨),真好!真好!快畅!快畅!”的歌声中,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鼎盛时期。毛泽东、朱德趁热打铁,派出红二十八团开往安福,红二十九团开往莲花,红三十一团驻扎永新的石灰桥、吉安的天河一带,分
中共中央在红四军建设中的作用
作者: 裴茂荣  来源: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农革命军  古田会议决议  中共中央  敌人  红四军  红军  朱德  毛泽东同志  军队  陈毅 
描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是我党最初建立起来的一支工农武装,它无论在革命战争中还是在军队的建设上,皆为红军的楷模,享有崇高的威望.这支英雄部队,是在毛泽东、朱德和陈毅等同志的直接领导下成长起来的,同时也深受党中央的关怀和重视.因此,研究中共“六大”后党中央在红四军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对于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加强我军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具有地方特点的工农武装割据政策——柴山保根据地的开辟初探
作者: 陈士农,林浣芬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农革命军  曹学  敌人  地方特点  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  红枪会  红学  大地主  豪绅地主 
描述:大革命失败后,对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全党都在探索中。在“八七”会议精神的指引下,党先后在十一个省主要是在湘、鄂、赣、粤地区领导了多次的武装起义。毛泽东同志把湖南秋收起义的部队带上井冈山,“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创造性地解决了我国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找到了我国革命
毛泽东率领红四军创建赣南闽西根据地的理论意义
作者: 黄书孟  来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敌人  长汀  彭德怀  红四军  红军  赣南闽西  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  井冈山根据地  游击 
描述: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即红四军)主力。于1929年1月撤离井冈山,随后相继开辟了新的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在这一重大实践的基础上,毛泽东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毛泽东同志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形成
作者: 张玉鹏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抗日游击战争  敌人  战略问题  红色政权理论  红军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农村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同志  中国革命战争 
描述: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创造了多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把党和人民在集体奋斗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加以科学的总结,提出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完整理论,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有一个提出、发展和最后形成的过程。仔细研究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这一理论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革命历史资料)
作者: 湘潭大学政治系党史调查小组  来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农革命军  土地革命  敌人  毛主席  部队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暴动  革命历史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描述:今年是“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五十周年,为了隆重纪念这些我党历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历史事件,我们特将政治系部分师生赴有关革命纪念地参观学习所搜集整理的资料,刊登于此,供学习参考。 ——编者
南昌起义前后的陶铸
作者: 李新市  来源:党史纵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铸  敌人  敌军  部队  南昌起义  起义军  广州起义  蒋介石  会昌  叶挺 
描述:陶铸(1908—1969),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年仅19岁的陶铸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 在客轮上与肖克结成生死与共的战友 1927年7月间,中共中央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周恩来任党的前敌委员会书记。7月25日,周恩来在陈赓的陪同下,化装秘密离开武汉,乘船赶赴南昌。抵达南昌后,他立即与刘伯承、恽代
朱德在南昌起义之后
作者: 于长治,苏莉  来源:党史博采(纪实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群众基础  敌人  国民党  部队  起义军  南昌起义  中国革命  潮汕地区  朱德  政治工作 
描述: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使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以革命的武装对抗反革命的武装,开始创建人民军队的新时期。这次起义的成功,使国民党反动派大为惊恐,数倍于我的敌人立刻从
曾山游击均福山
作者: 萧吉州,陈显瑞  来源:人民政协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敌人  游击队  偷越封锁线  1935年  游击部队  贮藏起来  黑灯瞎火  福山  游击战争  曾山 
描述:曾山游击均福山
上页 1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