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赣南三整”与“三湾改编”比较研究
作者: 朱荣兰  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赣南三整”  “三湾改编” 
描述:三湾改编和赣南三整是我军初创时期的两次重要的改编,它们我党军队的建设和发展、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因此,三湾改编和赣南三整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它们的共性和个性,新时期党的建设及军队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伟大的开篇——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作者: 石仲泉  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井冈山道路  南昌起义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描述:武装斗争的开端,可以视为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革命道路伟大开篇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毛泽东无疑是创作这个伟大开篇的主要代表,但它也凝聚了多位老一辈革命家的智慧和贡献
从井冈“九月洗党”到延安“整顿党风”:兼论毛泽东党内民主建设思想的嬗变过程
作者: 谭献民  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井冈洗党”  延安整风  党内民主生活  毛泽东  历史转折 
描述:从1928年井冈山的"九月洗党"到1942年初的延安整风,毛泽东在开辟"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针对党内成分复杂、思想复杂的问题,将党内民主建设从简单的组织清洗转向着重从思想上建党,以焕发出全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
试论朱毛会师井冈山的历史必然性
作者: 梅宏  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必然性  毛泽东  朱德  井冈山会师 
描述:会师偏远农村的必然方向;朱德、毛泽东在创建人民军队上的一致性,成为他们会师井冈山的内在必然;秋收起义和湘南起义的失败,为朱毛两军会师井冈山提供了历史契机。
步云山练兵场
作者: 赵红志  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农革命军  茅坪  农民武装  毛泽东  云山  袁文才  大革命时期  农民自卫军  历史局限性  共产党 
描述:步云山练兵场旧址地处井冈山茅坪乡,因毛泽东曾派工农革命军干部在这里帮助袁文才的农民自卫军练兵而闻名。袁文才队伍的前身是活跃在茅坪半冈山一带的绿林马刀队,是一支以劫富济贫为口号的农民武装,在大革命时期
朱毛红军士兵委员会制度的建立与取消
作者: 刘晓农  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建立与取消  士兵委员会  朱毛红军 
描述:二十九团曾经引起的某些弊端,采取了防止极端民主化等一系列措施。此后,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党中央按照"国家"正规军的要求,颁布了《中国工农红军编制草案》等三大基本条例,里面没有建立士兵会这一项,这些条例的颁布使得士兵委员会制度无形中被取消。
“此是东井冈 会师天下壮”——略谈东固斗争的历史意义
作者: 陈伙成,陈力  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李文林式”  东固斗争  “游击秘密割据”  “工农武装割据”初级阶段 
描述:的星星之火;它在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斗争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游击秘密割据,成为工农武装割据初级阶段最佳的开展形式;它以李文林式的斗争与朱毛式的斗争相呼应,坚持与发展了赣西南红军游击战争和苏维埃运动,促进了红三军和赣西南苏区的建立。
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和实践述论
作者: 黄少群,赖宏  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开创  中央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艰难的创新过程。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红色政权理论和赋予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以完整、系统而科学的内涵,是他创建农村根据地的第一次实践,是农村中心论的开篇之作
依托独特红色资源 探索党性教育的“井冈模式”:以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为例
作者: 张友南,肖小明  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独特红色资源  干部教育  党性  党纪  党风 
描述:把平面静止的历史资源转换为干部党性教育立体鲜活的教学优势,当前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保持优良作风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管理学视角看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士兵委员会制度
作者: 杨少华  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井冈山斗争时期  民主  士兵委员会  管理学 
描述:近几年,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士兵委员会制度逐渐进入理论界的研究视野,但这些研究的视角还比较单一。本文以管理学为基本的理论框架,具体分析了士兵委员产生的背景、实践形式及其影响。从士兵委员会制度的分析可以看出,民主与集中存在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其实际运作形式要根据具体情势而定。
上页 1 2 3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