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论井冈山的红色资源与干部教育
作者: 唐海英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干部教育  红色资源  井冈山 
描述: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所形成的具有资政育人功能的历史遗存。红色资源蕴含着崇高的革命精神和深厚的思想文化,包含了丰富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优良作风和党的纪律教育等内容。利用红色
论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作者: 徐海泉,虞新胜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文化  研究和开发 
描述: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式成为国家政治和文化建设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红色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本源性优质资源和正确的价值观导向。要积极研究和开发红色文化资源,运用红色文化资源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途径
作者: 郭少华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文化  大学生 
描述: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承栽了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蕴涵着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拥有强大的德育功能,对当代大学生具有很好的教育与警醒作用。就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看,主要有: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中。
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的艺术路径探索——以红色艺术教育品牌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为例
作者: 蔡萍,肖银芬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育资源  红色资源  音乐舞蹈史诗  《井冈山》  艺术路径 
描述: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融合多种艺术表演形式,内容紧扣井冈山革命历史主题,深情颂扬了井冈山精神,为以艺术路径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提供了实例,在以艺术路径进行红色资源转化的过程中应遵循情境创设性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
作者: 熊来平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资源  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生 
描述: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形成的具有资政育人意义的历史文化遗存。将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有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树立
大学校园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作者: 熊辉,沈婷婷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校园红色文化  利用  高校  思想道德教育 
描述:大学校园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红色文化形态,对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极具意义。但当前绝大多数大学校园红色文化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深度挖掘。针对这一情况,在深刻领悟大学校园红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
论高校教师在红色资源融入德育教学中的主导性
作者: 张玉莲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师  教育教学  主导性  红色资源 
描述: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教育价值,积极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直接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学生学习和做人的引导者,积极发挥其利用红色资源融入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导性,对提高红色资源德育价值的开发利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红色资源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功能与运用
作者: 熊辉,仰义方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功能  红色资源  运用 
描述:红色资源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建设实践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及其物质载体,它具有革命性、传承性、先进性、教育性等特点。红色资源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
论红色文化对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
作者: 张梅龙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坚守  信仰  红色文化 
描述:红色文化是一种具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属性的先进文化,它蕴藏着巨大的教育价值,拥有强大的教化功能。在当今拜金主义比较盛行、理想信念失落和精神迷失的时代,为了帮助人们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对中国共产党
试论井冈山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作者: 熊来平,郭艳梅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培育  核心价值观  井冈山 
描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探索切实可行的途径与方法:1.挖掘内涵,做好井冈山红色文化的继承性转化;2.分类施教,提升教育的引导力;3.关心群众利益,增强教育的现实说服力;4.强化实践,养成自觉行为。
上页 1 2 3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