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论高校红色资源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作者: 李罕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原则  课程开发  红色资源教育 
描述:课程始终处于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红色资源作为当前主要的人文资源形态之一,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人文历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对培养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人
论古田会议精神在中国革命中的实践与弘扬
作者: 黄少群,张弛  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胜利  中国革命  毛泽东  古田会议精神 
描述:古田会议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党的建设、军队建设、根据地建设纲领的确立和对中国革命成功之路的根本确定。古田会议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的延续,这一精神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各个历史阶段中得到了实践和进一步弘扬,相继形成
论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赖经洪,曾绍东  来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实践教学  红色资源  思想政治理论课  应用 
描述: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是取得教学实效的根本途径.红色资源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见证和真实反映,并形成丰厚的精神财富.文章试从实践教学的角度,从可行性、价值和原则三个层面,较
浅论苏区红色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作者: 陈泽斌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现实意义  新农村建设  主要内涵  苏区红色文化 
描述: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在建立文明、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进一步弘扬苏区的红色文化,用历史的经验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更好地解决占人口多数的农民问题,完成从传统到现在的农村文化的转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试论红色文化的生成机制
作者: 傅小清,龚玉秀,张国芳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文化  生成机制  红色文化 
描述:历史中的红色文化是反映和服务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政治文化,它所承载的政治理想、思想观念、爱国情怀和道德诉求,与当前我国正在建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内容上有着天然的联系。以文化生成理论为视角
试论红色文化在青年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及运用
作者: 韩小军,闫世笙,楚群山  来源:理论导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文化  运用  青年文化  价值 
描述:红色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革命时期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继承彰显和挖掘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对引领当代青年文化建设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是引导青年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锤炼
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重读《古田会议决议》
作者: 潘妮娜,褚娇娇  来源:传承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群众路线  古田会议  党的建设 
描述: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实践过程中,坚持心系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工作作风,形成并通过了中共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建党建军决议——《古田会议决议》。这一决议是毛泽东
创新红色文化 助推经济发展
作者: 娄海波,王红英  来源: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先进文化  红色文化  经济发展 
描述:发源于20世纪初中国历史的红色文化,是在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时,又融入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精髓的一种特殊文化。因此,红色文化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核心文化,又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宝。今天在全球化背景下诠释红色文化,既要发掘红色文化固有的魅力,又要结合当代文化蕴含的特色。
红四军党的“七大”纷争与古田会议:纪念古田会议召开80周年
作者: 余伯流  来源:党史研究与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田会议  红四军“七大”  党内争论 
描述:,维护了党内团结和党内和谐,召开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古田会议。研究红军初创时期党和军队建设中的这段鲜为人知又十分重要的历史,对于我们今天进一步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增强党的团结,维护党内和谐,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疑是很有裨益的。
共产国际对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形成的促进作用
作者: 张喜德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毛泽东  共产国际  农村中心  城市中心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对科学认识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公正评价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功过是非,正确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实践意义。
上页 1 2 ... 10 11 12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