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作者: 徐凌云,白雪飞  来源:亚太教育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资源  思想政治教育 
描述:开发利用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探讨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对开辟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红色文化与中国发展道路”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 吴茜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时代化  日至  中国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  理论问题研究  红色文化  发展道路问题  中共党史研究  精神传承  理论与实践 
描述:2014年11月1日至2日,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社、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研究所、厦门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红色文化与中国发展道路"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
红色歌谣运动的创建及其内容形式和艺术特色
作者: 张岩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歌谣艺术特色  红色歌谣  红色歌曲 
描述:红色歌谣这种运动来源于根据地人民的火热斗争生活,这种运动直接反映了当时群众的斗争生活、表现出群众高度的革命激情和崇高的革命理想;同时也表现了群众高度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红色歌谣也是完成战斗任务的重要
江西红色文化产业评价体系构建
作者: 谢梦瑶  来源:青年记者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固定资产净值  发展评价  总量规模  消费总支出  图书出版发行  红色资源  文化休闲  井冈山精神  红色文化  中国工人 
描述:江西省的文化资源可形象地归为"红、绿、古"三类,1其中,"红"所代表的红色文化产业是中国特有的概念,除红色旅游外,以红色为主题的音像、图书出版发行,歌舞、戏剧制作推广,以及其他形态的文化产品,共同
杨靖宇与“朱毛红军的小册子”
作者: 尚金州  来源:共产党员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游击战术  韩光  革命力量  李兆  极度缺乏  抗日战场  毛泽东传  抗日斗争  游击战争  注重学习 
描述:由于历史原因,东北地区的革命力量较为薄弱,武装斗争只是在九一八事变后才广泛展开,经验极度缺乏。而在这时,由朱德、毛泽东领导的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斗争已形成新局面,积累了丰富的武装斗争经验。在领导抗日斗争
用红色文化“守根护魂”
作者: 徐光明  来源:江西教育A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井冈山毛泽东同志旧居、小井红军医院、革命烈士陵园墓前,都成为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现场教学的课堂。同学们参观旧址旧居,瞻仰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并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用红色文化“守根护魂”——江西师范大学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作者: 徐光明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知识竞赛  率先垂范  革命传统教育  黄洋界保卫战  暑期社会实践  征文比赛  红色文化  守根  江西师范大学  现场教学 
描述:井冈山毛泽东同志旧居、小井红军医院、革命烈士陵园墓前,都成为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现场教学的课堂。同学们参观旧址旧居,瞻仰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并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中共对湘赣边界土客籍矛盾化解的考察
作者: 姜文  来源:党史文苑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湘赣边界  化解  土客籍矛盾  中共 
描述:的第一次联合。井冈山斗争时期,土客籍人民再度团结起来,共同投入武装割据的斗争。毛泽东和边界党对化解土客籍矛盾做了大量工作,采取得力措施将两籍的争端化解在萌芽状态,使土客籍结成稳固的革命统一战线。
中共对湘赣边界土客籍矛盾化解的考察
作者: 姜文  来源:党史文苑(学术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湘赣边界  化解  土客籍矛盾  中共 
描述:的第一次联合。井冈山斗争时期,土客籍人民再度团结起来,共同投入武装割据的斗争。毛泽东和边界党对化解土客籍矛盾做了大量工作,采取得力措施将两籍的争端化解在萌芽状态,使土客籍结成稳固的革命统一战线。
古田会议决议: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的光辉篇章
作者: 张雪英,黄嘉洧  来源:苏区研究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光辉篇章  古田会议  统一战线 
描述:的性质、任务,红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等,这是毛泽东、陈毅、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和新中国的成立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上页 1 2 ... 9 10 11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