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图书(12605)
期刊(5579)
报纸(2438)
视频(130)
学位论文(128)
会议论文(118)
新闻(2)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学术资源 (17297)
史料集锦 (2859)
史海钩沉 (713)
影音资料 (130)
动态资讯 (2)
按年份分组
2016(1200)
2015(723)
2014(1240)
2013(823)
2012(943)
2011(1378)
2009(2367)
2008(539)
2007(760)
2006(671)
2005(426)
2004(440)
2001(316)
1999(317)
1990(200)
1988(195)
1987(380)
1986(258)
1984(175)
1982(195)
1981(146)
1980(151)
1979(133)
1978(119)
1977(323)
1975(40)
1964(43)
1963(30)
1962(23)
1958(81)
按来源分组
党史文苑(138)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57)
党史文苑(纪实版)(29)
军事史林(21)
信息日报(9)
江西党史通讯(8)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8)
延河(7)
江西文艺(6)
求是(5)
大舞台(4)
创作评谭(4)
长江文艺(3)
人民文学(3)
新美术(2)
江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2)
人民音乐(2)
民间文学(2)
歌海(2)
文艺理论与批评(2)
赣东都市(2)
浙江画报(1)
吉林文艺(1)
美与时代(下半月)(1)
星火(1)
北极光(1)
新苗(1)
天涯(1)
文艺生活(1)
福建戏剧(1)
相关搜索词
李立三:南昌起义的发起者
作者: 李思慎,刘之昆  来源:今古传奇·人物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李立三(1899-1967),湖南醴陵人。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南昌起义发起者。中共能够最终走出敌人包围圈,实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李立三功不可没。新中国成立后,任劳动部部长、交通部部长等职,中央政治局委员。1967年,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致死。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共产党被逼入“四面楚歌”的艰险境地。当时,共产国际指示中共要与国民党的张发奎联手回到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李立三却认为对革命态度摇摆不定的张发奎不可靠,倒不如就在南昌发动一场暴动,或许还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希望。 1927年7月19日,李立三等中央领导人抵达九江,召开了党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与会人员在听取了李立三的意见后,均赞成发动南昌起义,并决定在30日晚发动暴动。 随后,李立三将会议情况告知了瞿秋白,瞿秋白表示同意,并将此事汇报给了共产国际。不料,此事遭到了苏共的坚决反对,斯大林甚至亲自拟发电报称:“如有成功把握,可举行暴动,否则不可妄动,可以把在军队(国民革命军)中的同志退出,派到各地农民中去。” 共产国际随后发电禁止驻华的共产国际代表在任何情况下参加南昌暴动。
上页 1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