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钟文璋秋收起义的去向
作者: 钟镇藩  来源:湘潮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北伐战争  工农革命军  国民革命军  秋收起义  青年军人  黄埔军校  联合会  中国共产党 
描述:钟文璋,别字迎峰,湖南益阳人。黄埔军校第二期步科毕业参加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第一、第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任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科员、宣传队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排长、连长。
秋收起义前后毛泽东武装斗争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作者: 王中杰  来源:湘潮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瞿秋白  湘赣边界  中国共产党人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中国特色  武装斗争思想  中国民主革命  毛泽东同志  农村 
描述:继“八一”南昌起义,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的一次伟大转折。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革命反对武装反革命的第一枪,而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开始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列宁说过:"武装起义是政治斗争
胡耀邦被打成“AB团”始末
作者: 陈红  来源:湘潮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AB  胡德平  调查材料  袁德生  政治保卫局  湘赣省  少共  谭启龙  中央局  张爱萍 
描述:胡耀邦逝世,他的长子胡德平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一首胡耀邦写给谭启龙的诗:年逾古稀能几逢?逆交难忘六十春。冤蒙AB双脱险,战处南北俱幸存。牛棚寒暑相忆苦,开拓岁月倍感亲。遥祝康复更添寿,寿到雏声胜老声。
酃县赤卫大队
作者: 刘少云,刘才武  来源:湘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队  战斗  游击队  湘赣革命根据地  赤卫队  暴动  毛泽东  农民自卫军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抗日义勇军 
描述:酃县赤卫大队,前身是赤卫队、暴动队、农民自卫军、酃县赤卫团。酃县赤卫大队成立曾命名酃县警卫营、酃县红九营、酃县游击队、红独四团、湘赣游击支队和湘赣抗日义勇军。这支革命武装诞生于1928年,
毛泽东制裁几名秋收起义军事骨千的经过
作者: 李金明  来源:湘潮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改编  制裁  部队  秋收起义  毛泽东  军事 
描述:秋收起义失利,毛泽东率部队向罗霄山脉中段退却。途中,部队在三湾休整了几天。经过几次失败,这时,部队只剩下700多人,为了便于作战,毛泽东召开前委会,决定对部队进行改编。毛泽东建议将整个部队改编为一个团,下设7个连队。
毛泽东——秋收起义的灵魂
作者: 刘建平  来源:湘潮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灵魂  革命力量  武装起义  南昌起义  革命根据地  秋收起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  毛泽东 
描述:1927年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在连受挫折的情况下,却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
“赣南三整”:朱德力挽狂澜
作者: 李戈瑞  来源:湘潮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部队  起义军  南昌起义  广东  潮汕地区  朱德  1927年 
描述:1927年南昌起义,起义部队全部南下,欲往广东汕头寻找外援。起义军进入广东后分成两路,一路是起义军主力行至汕头、揭阳地区;另一路在三河坝,由朱德指挥。当朱德得知潮汕方面起义部队主力遭敌攻击时,当即
井冈忠魂王展程
作者: 龚敏龙  来源:湘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杨至成  唐家大屋  王尔琢  主攻部队  楚江镇  红五军  程曾  湘南暴动  八团  子昆 
描述:王展程,1903年冬生于石门县楚江镇一个普通家庭。青年时代,王展程曾和哥哥同在长沙法政学校学习。毕业,哥哥去当律师,而王展程立誓从军,喋血报国。1926年1月,他考入黄埔军校学习,同年10月在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王展程于1928年随南昌起义部队到井冈山,在这里留下了他闪光的足迹。
余特立、林伯渠诗颂南昌起义
作者: 戴和杰  来源:湘潮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昌起义  省政府  林伯渠    徐特立  1949年  革命委员会  代理主席 
描述:南昌起义时,徐特立被安排负责财政事务,同时积极争取江西省政府代理主席姜济寰(徐特立的同乡好友)对起义的支持。起义,徐特立被任命为革命委员会委员、第二十军第三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对于南昌起义这段峥嵘岁月,徐特立在1949年为吴玉章七十寿辰所作的《祝吴老七十大寿》诗中就曾提及
大革命失败前后湖南省委对提出“上山”思想的贡献
作者: 张树军  来源:湘潮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两湖地区  革命力量  武汉政府  蒋介石  毛泽东  工农群众  思想  贡献  湖南  马日事变 
描述:一九二七年上半年,两湖地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工农革命运动高潮,工农群众向着要政权、要土地、要武装的目标,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表现了前所未有的革命热情。但是,蒋介石叛变革命,在两湖地区,夏斗寅和许克祥相继发动反动叛乱,武汉政府也日益显露出其反动倾向,革命处在严重关
上页 1 2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