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武装斗争方式的转变
作者: 李茂,徐建  来源:党史文苑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群众工作优先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斗争方式  军事力量 
描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在领导武装斗争中经历了斗争方式的转变过程:从以强调“群众工作优先性”为特点的苏联经典斗争方式“宣传鼓动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武装起义”,到赋予红军“三大任务”,以军事力量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武装斗争方式的转变
作者: 李茂,徐建  来源:党史文苑(学术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群众工作优先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斗争方式  军事力量 
描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在领导武装斗争中经历了斗争方式的转变过程:从以强调“群众工作优先性”为特点的苏联经典斗争方式“宣传鼓动群众要组织群众要发动群众武装起义”,到赋予红军“三大任务”,以军事力量
叶挺指挥部旧址:南昌起义策源地
作者:暂无 来源:台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旧址  南昌起义  国民革命军  指挥部  九江  军事力量  叶挺 
描述:人们或许都知道南昌起义,却并不一定知道南昌起义的策源地在九江。7927年7月,国民革命军以“东征讨蒋”的名义,从武汉开赴九江。其中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即是叶挺任师长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当时部队驻扎在圣约翰中学校园内,而叶挺的指挥部就设在校长的宿舍里。
井冈山根据地第三次反“会剿”时“围魏救赵”战略决策的形成及其得失
作者: 周声柱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经验教训  部队  井冈山革命斗争  井冈山根据地  战略决策  战役  军事力量  移动目标  游击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描述:“围魏救赵”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会剿”时采取的一个重要战略决策。它牵动着这次反“会剿”战役的整个内容,贯彻于其中的全过程,而以往史家对此的研究又有失偏颇。因此,笔者认为,深入探讨“围魏救赵”的战略决策及其得与失,对于总结第三次反“会剿”斗争以至于整个井冈山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是很有意义的。
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前后为何钟情湘南
作者: 范斌宾  来源:湖湘论坛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民暴动  共产国际代表  敌强我弱  大转折  唐政府  革命根据地  南昌暴动  革命斗争  革命初期  军事力量 
描述: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面临着重大转折和选择。在这紧要关头,毛泽东被委任为湘南特委书记,主持制定湘南计划,准备领导湘南秋收暴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进攻长沙的直接目的不能实现后,毛泽东又是转兵湘南。为什么毛泽东如此偏爱湘南?笔者试就这一问题作一浅析。
论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之区别
作者: 何春平  来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区别 
描述: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本文从军事力量的组成、共产国际的影响、起义的旗帜和土地政策四个方面简要分析了二者的区别,以便于人们理解二者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论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之区别
作者: 何春平  来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区别 
描述: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本文从军事力量的组成、共产国际的影响、起义的旗帜和土地政策四个方面简要分析了二者的区别,以便于人们理解二者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1927年关于秋收起义若干重大问题的分歧与争论
作者:暂无 来源:党的建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权性质  中共中央  土地政策  秋收起义  特派员  毛泽东  秋收暴动  分歧  八七会议  调查研究 
描述:1927年八七会议以后,毛泽东作为中共中央特派员,受命从武汉前往湖南组织和领导秋收暴动。毛泽东在到达湖南以后,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中央在关于暴动的旗帜、暴动起来以后的土地政策和政权性质、是否以军事力量夺取政权以及起义区域与范围的选择等问题
南昌起义时贺龙任代总指挥的“代”字解惑
作者: 张延安  来源:新课程学习(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张发奎  南昌起义  代总指挥  共产国际  原因  贺龙 
描述:从南昌起义时贺龙任代总指挥的角度,从革命力量和共产国际的策略两个方面分析了当时的起义形势,即贺龙所部的军事力量占起义部队的一半,而共产国际又幻想争取张发奎参加起义并拟为任总指挥,因此,中共前委任命贺龙为代总指挥。
朱、毛上山思想与井冈山会师
作者: 匡胜  来源:党史文苑(学术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行动轨迹  毛泽东  朱德  井冈山会师  上山思想 
描述:朱、毛井冈山会师,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件大事,它不仅大大增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力量,而且对红军的创建和发展以及井冈山地区的武装割据都有重大意义.我们考察朱、毛的上山思想及行动轨迹,就不难发现井冈山会师并非偶然,是朱、毛相同的思想行为导致的必然结果.
上页 1 2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