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石战斗在湘南暴动中的作用和地位
作者: 谭堂明  来源:广东党史通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石战斗在湘南暴动中的作用和地位
景德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评价
作者: 许亮  来源: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开发利用  价值  红色文化资源 
描述:本文对景德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进行了初步的评价,认为景德红色文化资源种类齐全,数量较多,开发价值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知名度高;与其他旅游资源整合度较高。因此,大力发展景德的红色文化产业,大有可为。
毛泽东在荆竹山和李家宣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作者: 单润芝,贺永泉,摄  来源:基层政治工作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群众工作  工农革命军  人民群众  部队  毛泽东  陈士榘  “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纪律教育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描述:1927年10月4日清晨,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团部和部分部队从遂川荆竹山向井冈山进发。出发前毛泽东决定对部队进行一次新的纪律教育和纪律规范。他说:今天我们就要上井冈山,要在那里建立革命根据地,大家一定要和王佐司令的部队和山上的人民群众搞好关系,特别要做好群众工作,没有群众的支持,根据地是建立不起来的。(转引自陈士榘:《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由来》,载《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随后,他有针对性地宣布了“三大规矩”(即后来的三大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要归公;第二,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在三大纪律的约束下,工农革命军赢得了井冈山人民群众的支持。[第一段]
感受红色文化 品味千年瓷韵:2011景德当代陶瓷艺术展入沪
作者: 万慧芬  来源:景德镇陶瓷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大餐  党委书记  艺术陶瓷  艺术展  陶瓷艺术  当代  展览中心  红色  景德镇陶瓷  上海人 
描述:11月1日,"红色摇篮,千年瓷韵——景德当代陶瓷艺术展"与景德陶艺大师现场绘瓷表演一道在上海展览中心亮相,为上海人民献上了一份精美的陶瓷文化大餐。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汪立耕,副市长熊皓,景德陶瓷
谒十都朱毛会面处
作者: 王子江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文学  诗词  诗集 
描述:长湖山下碧波吟,万寿宫旁柳忆人。那日春风曾预料,两双大手握乾坤。
漆工依托红色资源促党建
作者:暂无 来源:上饶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漆工依托红色资源促党建
湘赣名展新姿——草林红色圩场走笔
作者: 何小文  来源:党史文苑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农革命军  贫苦农民  移民新村  湘赣边界  井冈山斗争  历史典故  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根据地  大汾  旅游圈 
描述:草林圩场位于遂川县西部,是五百里井冈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亲手创建的第一个红色圩场。在当时白色恐怖笼罩的环境中,草林红色圩场活跃了井冈山根据地的经济,为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起了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弘扬井冈山精神,宣讲好红色故地的历史典故和感受老圩场的新活力,2015年上半年的一天,我随同全国道德模范、井冈山精神第一宣传员毛秉华及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几
景德红色文化教育蔚然成风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景德红色文化教育蔚然成风
论红色文化与中国当代官窑:红色官窑与景德陶瓷学院的学科优势
作者: 陈雨前,刘晓玉,聂铭洁,占士红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使命  红色官窑  传承与创新  创意 
描述:《红色官窑》项目试图探索和建立"传承与创新"陶瓷文化与创意产业发展的教学体系,孵化"传承与创新"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构建"传承与创新"陶瓷文化科研和创意转化的平台与机制。这一举措有着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性、推动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和整合各方面优势资源的可行性,战略目标明确,整体规划合理,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和民族陶瓷文化、推动中国"红色之都"的建设和我国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经济的发展,对于合理调整我国陶瓷教育学科体系和深入促进教学改革、调动师生理论研究和创意设计实践的积极性,对于真正实现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切实做到"创意融合技术,设计传承文化",切实履行我校"振兴中国陶瓷工业,复兴中华陶瓷文化"的使命和办学宗旨等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论红色文化与中国当代官窑:红色官窑与景德陶瓷学院的学科优势
作者: 陈雨前,刘晓玉,聂铭洁,占士红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使命  红色官窑  传承与创新  创意 
描述:《红色官窑》项目试图探索和建立"传承与创新"陶瓷文化与创意产业发展的教学体系,孵化"传承与创新"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构建"传承与创新"陶瓷文化科研和创意转化的平台与机制。这一举措有着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性、推动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和整合各方面优势资源的可行性,战略目标明确,整体规划合理,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和民族陶瓷文化、推动中国"红色之都"的建设和我国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经济的发展,对于合理调整我国陶瓷教育学科体系和深入促进教学改革、调动师生理论研究和创意设计实践的积极性,对于真正实现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切实做到"创意融合技术,设计传承文化",切实履行我校"振兴中国陶瓷工业,复兴中华陶瓷文化"的使命和办学宗旨等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上页 1 2 ... 6 7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