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农村包围城市思想形成中的几次转变
作者: 叶法正  来源: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维埃政权  革命道路  湘赣边界  武装暴动  武装反抗  工农武装割据  文家市  农村革命根据地  闽西革命根据地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这一理论的形成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经历了几次大的转变。一、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发展为"工农武装割据"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中央及时召开了具有实现党的战略转变的八七会议,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
评"八七"会议对陈独秀的处理与批判
作者: 郭德宏  来源:甘肃理论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真实历史  处理情况  "八七"会议  陈独秀 
描述:"八七"会议是中共中央在紧要的历史关头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分裂、大批共产党和革命群众遭到屠杀的严峻情况下,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和进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使中国共产党开始
周恩来如何对待南昌起义这段历史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红岩春秋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昌起义  历史  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央军事委员会  1927年  周恩来  中国工农红军  革命武装 
描述:对自己的业绩避而不谈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2万余人的革命武装,举行南昌起义,从此揭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历史。1933年6月30日,中央军事委员会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及其在各革命历史阶段的运用和发展
作者: 黄德建,吕兰  来源:学园(教育科研)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理论  根据地建设 
描述: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包括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方面内容,它形成于十年内战时期。在以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都在具体贯彻和实施这一理论,并最终指导中共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上取得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独有豪情洒井冈——写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70周年之际
作者: 程桂芳,刘茂秋  来源:党建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井冈山斗争时期  共产党员  农民人均收入  党的三代领导人  老一辈革命家  党员干部  毛泽东  井冈山精神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描述:独有豪情洒井冈———写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70周年之际□程桂芳刘茂秋汽车从江西吉安出发驶向井冈山。越过泰和县之后,我们便置身山的世界。陡峭的山、险峻的岭,重重叠叠,连绵起伏。这莽莽群山与熠熠生辉的红土地交相辉映,构成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的特有景色。...
对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战略决策的两点看法
作者: 郭文亮  来源: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湘赣边界  结合分析  部队  南昌起义  广东  中国革命  战略方向  战略决策  海陆丰  农民运动 
描述:长期以来,党史学界对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的战略决策普遍持否定态度,并进而认为这是导致南昌起义最后失利的原因之一。对此,我想结合分析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谈谈自已的两点看法。第一,中国革命必须要有根据地作依托,才能进行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但到什么地方去建立根据地,是要受当时各种客观条件制约的。
共产国际指导下召开的八七会议—谨以此文纪念八七会议召开90周年
作者: 舒少泽  来源:社会科学前沿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共产国际  指导  八七会议 
描述:在中国革命的严重危机下,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八七会议。八七会议纠正了中国共产党的右倾错误,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形势,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八七会议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为中国共产党继续进行革命制定了正确的方针。
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的有力批判——回顾“八一”南昌起义前后的两条路线斗争
作者:暂无 来源:思想战线 年份:197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武装斗争  毛主席  右倾投降主义  南昌起义  两条路线斗争  蒋介石  中国共产党领导  正确路线  陈独秀  国民党右派 
描述: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揭批王张江姚“四人帮”取得伟大胜利的大好形势下,纪念“八一”南昌起义五十周年,回顾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对于深入揭批“四人帮”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形成问题的探讨
作者: 张洪岳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发展完善  理论形成  战略问题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毛泽东  革命道路理论  中国共产党  形成过程  农村包围城市  中国革命战争 
描述:本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另一种观点认为,它形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末期,即以毛泽东1936年12月发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为标志。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它形成于抗日战争前期,即以毛泽东1938年11月发表《战争和战略问题》及1939年12月发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为标志。上述几种意见均
共产国际和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
作者: 孙其明  来源:学术界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革命道路  苏维埃政权  武装暴动  立三路线  苏维埃共和国  工农群众  中共六大  农村革命根据地  游击战争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想就目前所能看到的历史资料,作一初步探讨。(一) 从1927年7月大革命完全失败,到1928年6月中共六大前夕,在这一时期中,共产国际虽然强调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但其根本方针却是发动以中心城市为主
上页 1 2 ... 84 85 86 ... 98 99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