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二者不能等同
作者:暂无 来源:党史通讯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二者不能等同
创建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实践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
作者: 黄干周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区域  红色政权  红四军  红军  赣南闽西  罗霄山脉中段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农村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同志  闽西革命根据地 
描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是以毛泽东向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我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而开辟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的成功之路。这条道路的理论,是在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毛泽东哲学思想学习研究--河北省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成立大会 特辑
作者: 河北省哲学学会,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马列著作  毛泽东思想 
描述:毛泽东哲学思想学习研究--河北省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成立大会 特辑
试论毛泽东同志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形成
作者: 彭洪志  来源:贵阳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理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武装夺取政权得出的新结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只对这一理论的形成问题谈点认识。
简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对马列主义暴力革命学说的贡献
作者: 伍婉萍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列宁  无产阶级  暴力革命  武装队  十月革命  国家机器  马列主义  武装夺取政权  毛泽东同志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一条独特的胜利道路,中国人民正是沿着这条道路取得全国革命胜利的。这一条革命道路是十月革命的继续发展,因而它又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正确阐述这条道路的理论则是对马列主义暴力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
从中国实际出发,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作者: 盖军,王荣先  来源:毛泽东思想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列宁主义  革命道路  毛泽东选集  中国革命  中国共产党领导  马列主义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毛泽东思想形成  实际出发  农村革命根据地 
描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发展,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这一举世公认的历史功绩是毛泽东善于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
平江暴动和平江起义
作者: 钟期光  来源:军事历史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共产党员  平江县  武装暴动  彭德怀  国民党  革命思想  湖南长沙  平江起义  工人运动  共产党小组 
描述:长期以来,不少同志认为,我党领导的平江暴动(又名平江“扑城”)平江起义,是同一事件的两种说法。其实是两回事。平江暴动始于1927年秋,平江起义则发生在1928年7月,两者既不相同,又有联系。先说
试谈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
作者: 刘录开  来源:北京商学院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革命实践  历史地位  马列主义理论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历史经验  中国民主革命  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  道路理论  毛泽东同志 
描述:毛泽东同志创立的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揭示了中国革命的规律,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对马列主义的重大发展。这个理论的提出,标志着马列主义理论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
秋收起义后的转兵问题
作者: 贺春禧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农革命军  湘南  湘赣边界  部队  攻打长沙  秋收起义  毛泽东  浏阳  文家市会师  战略计划 
描述:农村去坚持斗争,最后引兵井冈山,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转兵意义重大,因此,党史界对这一问题都非常重视。然而综观已发的文章和材料,大体都是说在文家市的前敌委员会议上,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
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独创性发展——对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历史考察
作者: 高放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近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  独创性  中心城市  革命道路  中国革命  毛泽东  共产国际  历史考察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近代中国的独创性发展。苏联学术界至今还说共产国际早就建议中共“以农民暴动来包围城市”.这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发扬这种独立自主的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精神,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上页 1 2 3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