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8)
按栏目分组
学术资源 (6)
史料集锦 (2)
按年份分组
2012(1)
1996(1)
1993(1)
1992(2)
1985(1)
1984(2)
按来源分组
福建党史月刊(2)
江西社会科学(1)
长白论丛(1)
军事历史(1)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
红广角(1)
近代史研究(1)
相关搜索词
红四军入闽第一站
作者: 钟春林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蒋介  红色区域  日至  中共福建省委  大余县  红军主力  南昌起义军  刘士毅  吉潭  朱毛会师 
描述:红四军是根据1月4日至6日前委召集的边界联席会议决定行动的。这次会议由毛泽东主持,会议号召地方的党和军队的党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坚持内部的团结,领导群众根除不积极的态度,防止放弃边界避免斗争的倾向
赣西南特委的成立和演变
作者: 周明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党中央  红色区域  大革命失败  特委  江西省  湘赣  赣西南  毛泽东  “八七会议”  苏维埃政府 
描述:赣西南特委是在一九三○年二月“陂头会议”上决定成立的,在这以前不叫“赣西南特委”,而分别为赣西特委、赣南特委和湘赣边特委,其成立经过大致是这样的: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共江西省委遵照党中央“八七会议”的指示,开始组织
简论苏区红色文化的特征
作者: 陈忠志  来源:红广角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列宁  红色区域  苏维埃政权  文化教育  中央苏区  前进方向  先进文化  文化建设  苏维埃政府  文化方向 
描述: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其构成主要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方面。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创造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中国共产党执政下的红色区域,无论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还是中央苏区的创立与巩固过程中,苏区红色文化建设的最大特征,是党与苏维埃始终把握住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着力于创造先进的红色文化。 先进的红色文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苏区军民为战胜敌人捍卫苏维埃政权的过程中,所开创的文化事业,包括了教育、科技、文艺等各个方面。这种文化反映了共产党人、红军将士和苏区人民的意识形态,是他们理想、信念与人生价值观的总和,因而也成为了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 在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伊始,党和苏维埃政府就把文化建设摆在了重要位置,在一系列文件、训令中规定了割据区域文化事业的任务、方针和原则。这些任务是:各地创办列宁学校,俱乐部、列宁室,开办墙报、识字夜校、游艺场等;在农村推广初小文化教育,铲除文盲;演出新剧、歌舞、话剧等节目,丰富苏区的文艺生活;举行赤色体育运动会,开展卫生防疫运动,提高苏区军民的健康水平。 针对苏区广大的贫苦工农其子女上不起学和文盲很多的严重状况,推广初小、高小文化教育,减少文盲,成为苏区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才溪苏区的经济建设
作者: 张水良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区域  红军  《红色中华》  暴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才溪乡  耕田队  苏区  《毛泽东选集》  消费合作社 
描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闽西革命根据地,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革命战争,无论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特别是荣获“中央苏区第一模范乡”称号的上杭县才溪区才溪乡,贡献更大.它之所以能有这样的贡献,除了其他原因外,就是“经济建设这个新的极重要的条件”.才溪苏区人民艰苦创业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回顾才溪苏区经济建设的历史,是有意义的.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对军事制度建设的指导
作者: 王法安  来源:军事历史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区域  古田会议决议  武装力量体制  地方部队  井冈山时期  井冈山斗争  武装割据  士兵委员会  苏维埃政府  军事工作 
描述:1927年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后,为适应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需要,毛泽东在深刻阐明党对军事工作和军队的领导、军队内部的民主管理、军队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武装力量体制、动员人民群众支援和参加战争等重大问题的同时.确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所有这些.不仪使书时的红军和红色区域不断发展壮大.也为以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壮大乃至新中国的军制建设奠定了基础。邓小平指出."从少干冈山起,毛泽东同志就为我军建立了非常好的制度.树一盆了非常好的作风"。又i兑,制度间题"更带根本性、全局
中共党内肃“AB团”斗争的导火线及其导因论析
作者: 武国友  来源:长白论丛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区域  AB  建立政权  路线错误  立三路线  赣西南  井冈山根据地  苏维埃政府  意见分歧  分配土地 
描述:一、中共党内肃"AB团"斗争的导火线中共党内的肃"AB团"斗争实际上是反地主富农斗争的衍生物。中国共产党在党内反地主富农斗争是以"二七"联席会议为肇端的,其直接根源就是红四军前委与赣西南在分配土地与建立政权问题上的意见分歧。赣西南党组织自大革命失败以后即开始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逐步开辟了以东固为中心的大片红色区域,但这块根据地与井冈山根据地有所不同,它采取的是公开割据与秘密割据相结合的形式,它既没有建立公开的苏维埃政府,只是由各级农民协会掌握各地权力,同
农村包围城市的成功战例
作者: 蒲绍祖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区域  中心工作  武装暴动  反“围剿”  党员人数  工农武装割据  革命斗争  革命武装  农村革命根据地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红军之所以能胜利地攻克漳州,首先是大革命失败后,党陆续在闽西、闽南和闽中等地开展土地革命斗争,建立了大片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造成了对漳州的包围之势。据1930年3月的调查,龙岩、上杭、永定、连城、长汀、平和、南靖等革命根据地已经建立了7个县委、53个区委、19个特别党支部和546个党支部,党员人数从3000多人发展到10000人左右。从1930年11月至1931年8月,红军取得了三次反“围剿”的
创建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
作者: 黄干周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区域  红色政权  红四军  红军  赣南闽西  罗霄山脉中段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农村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同志  闽西革命根据地 
描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是以毛泽东向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我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而开辟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的成功之路。这条道路的理论,是在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上页 1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