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试论“赣南三整”的功绩
作者: 吴方宁  来源:求实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旧军队  统一战线  部队  南昌起义  战略战术  无产阶级军事路线  朱德  农民运动  游击战  工作中心 
描述:一九二七年,朱德同志在南昌起义受挫,由陈毅同志辅佐,领导起义军余部在江西南部山区进行的天心圩整顿、大余整编、上堡整训(简称“赣南三整”),对部队在性质上由旧式军队到新型军队的转变;战略战术上由
试述李立三对南昌起义的贡献
作者: 林雄辉  来源:湘潮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武装起义  南昌起义  中央政治局  领导工作  共产国际  联席会议  周恩来  准备工作  李立三  右倾机会主义 
描述:南昌起义的伟大历史作用是世人所知的,但对于参加起义准备工作及具体领导工作的李立三的情况却很少被人了解。本文拟对此作一介绍和分析。一、起义准备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和主要决策人大革命失败,为了挽救中国革命
试析“八月失败”的原因
作者: 李龙芬,王祖元  来源:湘潮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士兵  湘南  巡视员  军委  部队  红军  湘赣边界特委  毛泽东  主要原因  朱德 
描述:一九二八年七月,红四军主力进攻湘南,与范石生部激战郴州,先胜败,二十九团大部溃散,二十八团二营营长袁崇全叛变,团长王尔琢去追回部队,被袁杀害,红军约损失一半;同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因红军主力开往湘南大部被敌占领,两地同归失败,史称“八月失败”。对于造成这次失败
福建省纪念南昌起义六十周年学术论论会概要
作者: 钟鼎  来源:党史研究与教学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征  闽西  参差不齐  地方党组织  广东  动频率  序列比较  南昌起义军  兵力  间接控制 
描述:一、南昌起义军的兵力新考。南昌起义队伍是由我党直接和间接控制的各路部队,在短时期内组成的,其建制、序列比较复杂,各支队伍的人数参差不齐,又经过多次的变化:起义中的消耗;起义的扩编;壬田、会昌战役中的损失等,致使起义军在短时期内,兵力变动频率较大。而长期以来在起
从黄埔军校到南昌起义——论中国共产党的建军历程
作者: 邹吉川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武装斗争  共产党员  中国共产党成立  民族民主革命  南昌起义  国民革命军  革命战争  毛泽东  黄埔军校  军队 
描述: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最初阶段,虽然把主要精力放在领导工人运动方面,党的领导机关也没有注意建立革命武装和从事武装斗争工作。但这时期,党内已有一些同志提出
略谈湖南省委在秋收起义中的主要作用
作者: 赵帆存  来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农革命军  湘南  国民党  秋收起义  湖南省  秋收暴动  主要作用  小地主  毛泽东同志  农民 
描述:一九二七年九月爆发的秋收起义与南昌、广州起义一道用枪杆子开辟了大革命失败武装反抗国民党新军阀的新时代,有力地回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在白色恐怖笼罩的中国竖起了一面光彩夺目的武装斗争的大旗.在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形成的再探讨
作者: 王捷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革命道路  理论形成  战略问题  马列主义  工农武装割据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同志  中国革命战争 
描述:马列主义为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革命斗争提供的暴力革命学说,在中国的成功实践。它与俄国革命先夺取城市,占领乡村是完全相反的道路。而恰恰是这条道路使中国革命不断地取得胜利,最后夺取了全国的胜利,完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史任务。
共产国际和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
作者: 孙其明  来源:学术界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革命道路  苏维埃政权  武装暴动  立三路线  苏维埃共和国  工农群众  中共六大  农村革命根据地  游击战争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是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独自创立的。在这条正确道路的形成和中国革命的发展过程中,共产国际的态度究竟如何?它曾经起过什么样的作用?本文
论南昌起义与“左派国民党的旗帜”
作者: 龚家珪  来源:当代财经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共产党人  苏维埃  国民党  起义军  南昌起义  中国革命  蒋介石  中国共产党领导  人民革命  八一起义 
描述:南昌八一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成功的城市武装暴动,也是一次暴动成功严重受挫没能引向胜利的起义.所以如此,它与南昌起义策略采取“左派国民党的旗帜”是紧密相关的. 1927年7月15日,武汉国民党
秋收起义历史意义的再认识——纪念秋收起义60周年
作者: 孙晓钟  来源:理论观察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装斗  中国现代史  中国革命  三湾改编  秋收起义  历史意义  再认识  陈独秀  军队  右倾机会主义 
描述:60年前爆发的秋收起义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在中国现代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史上都占有光辉的一页。解放出版的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著作,都以一定的篇幅记载了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
上页 1 2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