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在叶挺指挥下参加南昌起义
作者: 袁也烈  来源:大江南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今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7周年的光辉节日。袁也烈同志的这篇文章,生动回忆了他当年参加南昌起义的传奇经历。本刊特予转载,以飨读者。该文选自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袁也烈纪念文集》。
南昌起义是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伟大开篇
作者: 王良秋  来源:青年与社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开端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南昌起义  贡献 
描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革命成果。南昌起义是中共独立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共以暴力革命手段独立开展武装斗争的开端,是中共领导并掌握人民军队的开端,它为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作出重要贡献,它揭开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南昌起义是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伟大开篇
作者: 王良秋  来源:青年与社会(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开端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南昌起义  贡献 
描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革命成果。南昌起义是中共独立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共以暴力革命手段独立开展武装斗争的开端,是中共领导并掌握人民军队的开端,它为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作出重要贡献,它揭开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南昌起义时天津《大公报》有关南北关系社评初探
作者: 阙伟康  来源:大观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昌起义  社评  《大公报》 
描述:天津《大公报》的社评内容丰富,观点新颖,是民国时期北方社会舆论的重要风向标。南昌起义发生后,《大公报》依旧保持了“一日一评”的惯例,有相当一部分的社评是专门论述南北关系的,通过这些社评可以看出它对南昌起义的基本态度和立场。
南昌起义汤坑之战“欧震阵前倒戈”一说考辨
作者: 刘小花  来源: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昌起义  阵前倒戈  欧震  汤坑之战 
描述:关于南昌起义汤坑之战失利原因,目前有说法是因为"欧震阵前倒戈"。笔者立足于文献史料,对此作了详细考辨。从考证来看,无论是从职务上,还是南昌起义亲历者的回忆来看,欧震带兵临战倒戈的可能性比较小。汤坑之战失利的直接原因是兵力悬殊,主要原因是战略战术方面的失
南昌起义:蔡廷锴拉走起义队伍
作者: 葛美荣  来源:晚报文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蒋介  离人  武汉国民政府  蔡廷锴  汪精卫  敏中  中共党员  朱由  副主席  起义部队 
描述:抗日名将蔡廷锴(1892-1968年),在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改协副主席等职。鲜为人知的是,在南昌起义中,他曾拉走起义队伍,叛离革命。1927年初,蔡廷锴升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师师长。蔡廷锴叶挺是老乡,两人交情很好。叶挺曾经以"把部队带回广东,脱离汪精卫,自己打天下"为掩护,争取
余特立、林伯渠诗颂南昌起义
作者: 戴和杰  来源:湘潮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昌起义  省政府  林伯渠    徐特立  1949年  革命委员会  代理主席 
描述:南昌起义时,徐特立被安排负责财政事务,同时积极争取江西省政府代理主席姜济寰(徐特立的同乡好友)对起义的支持。起义后,徐特立被任命为革命委员会委员、第二十军第三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对于南昌起义这段峥嵘岁月,徐特立在1949年为吴玉章七十寿辰所作的《祝吴老七十大寿》诗中就曾提及
关于南昌起义时朱德职务的争议和史实辨证
作者: 张楠,刘伟伟  来源:老区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昌起义  朱德  职务 
描述:一直以来,人们对朱德在南昌起义时的职务认识不清,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朱德当时是南昌公安局局长;另一种观点认为朱德当时任教育团团长。这些观点并不符合当时实际情况。探讨这一历史问题的着眼点
《申报》对南昌起义的报道初探
作者: 阙伟康,郑美凤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真实  《申报》  责任 
描述:纷乱的民国社会中,处于南京国民政府控制下的上海《申报》对南昌起义进行了全面的报道。虽然在报道中不可避免地使用了一些污蔑性的名称,却能向公众呈现出全面真实客观的南昌起义。这些客观真实的南昌起义报道内容进一步证明了上海《申报》是一部负责任的民国大报。
从“军事投机”到“红军纪念日”:中共中央关于南昌起义早期评价的历史考察
作者: 龙心刚,陈仕平  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昌起义  红军纪念日  军事投机 
描述:从1927年到1933年,中共中央关于南昌起义的评价,由最初指责其犯了"军事投机"的错误到确定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经历了一个由基本否定到充分肯定的过程。红军由土地革命战争中的"副力"到"动力
上页 1 2 3 ... 33 34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