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让红色文化鲜活地融入今天的生活
作者: 付小悦  来源:精神文明导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2010年  生活  中国作家  红色文化  中国作协  采风活动  历史与现实  鲜活 
描述:2010年4月初,由中国作协组织开展的中国作家“走进红色岁月”采风活动启动,80余位作家组成6个采风团,分赴革命圣地韶山、井冈山、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探寻激情澎湃的红色岁月,触摸联结历史与现实的根脉。一路走来,作家们将所见所闻揉进对现实、创作的思考中,感想颇多。
试论秋收起义的意义与特点
作者: 黄爱国,杨桂香,刘善文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湘赣边界  意义  秋收起义  特点 
描述:本文通过对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史的回顾与思考,阐述了这次起义的四个特点:一、对中国革命的独特历史贡献和深远影响;二、拥有独特的主、客观历史条件;三、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开端;四、无产阶级革命的自觉创新精神的典范,团结奋斗的楷模。
遵义会议与八七会议的比较
作者: 裴珊珊  来源:华人时刊(中旬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遵义会议  历史价值  八七会议 
描述:遵义会议和八七会议是的历史上两次具有重要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将两次会议做一定的比较和对照,对于我们研究和思考党的历史,正确认识和理解党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深刻总结党在历史上的实践基本经验和教训,是大有益处的。
“莲花决策”——引兵井冈的新说
作者: 刘晓农  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莲花决策  引兵井冈  毛泽东 
描述:秋收起义部队引兵井冈并非有预定计划,而是在莲花县城得到宋任穷携来的江西省委密信后,才按照省委"毛部应退赣西宁冈"的指示,结合起义部队不足千人和湘赣边界各县没有敌人正规军的现实,前委决定不去湘南而引兵井冈。在三湾与袁文才代表接上联系后,于古城会议形成党的决议。
中央给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一九二九年八月二十一日)
作者:暂无 来源:党的文献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同志  斗争策略  中央  争论问题  陈毅 
描述:前委诸同志:七月中寄来各种报告及决议案与表册均由闽省委前后转到。最后一信你们说已派陈毅同志前来,因此,关于红军中许多斗争策略问题及党内争论问题,我们均将等陈毅同志到后,与他作更详细的讨论,给你们以更正确的指示与批评。现在只就你们所急盼回答与急应使你们知道与遵守的问题先述如下
井冈山斗争时期土、客籍矛盾的由来与影响
作者: 肖小华  来源:党史纵横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籍  井冈山斗争时期  客家人  湘赣边界特委  居民  毛泽东  宁冈县  井冈山根据地  袁文才  矛盾 
描述:。"湘赣边界的土籍居民,主要指2000多年前从北方数省在战乱期间先迁到永新、泰和、吉水等地、然后逐步迁入湘赣边界的移民,也包括"南宋五季之扰"时从河南洛阳、江苏金陵等地迁来湘赣边界的避战难民。这些早来的占据了平地和良田
开辟井冈 朱毛会师
作者: 李步前,袁家义  来源:军队党的生活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四军  红军  中国革命  毛泽东  朱德  井冈山会师 
描述:毛泽东和朱德,自1928年朱毛红军在井冈山会师以来,这两个名字便紧紧联系在一起。我军的两位主要创建者,密切合作、风雨同舟长达半世纪之久。毛泽东曾说:“朱毛朱毛,没有朱哪有毛?”晚年他依然提:“我是
南昌起义枪声背后
作者: 金一南  来源:世界军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民军队  纪念  南昌起义  历史  故事 
描述:八一南昌起义,人民军队的起点。重提这个熟得不能熟的话题,许多人或许会认为又要讲老故事了。然而,读过本文,你就会发现,在南昌起义中,依然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那是一段值得永远纪念的历史!那是一段充满着光荣与梦想、热血与献身的历史!那是一段映射出千秋万代的不死精神与非凡气概的历史!
秋收起义前后
作者: 卢我窥  来源:老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农革命军  部队  铜鼓  秋收起义  毛泽东  浏阳  大革命  武装夺取政权  义勇军  土豪劣绅 
描述:错过良机、何去何从彷徨时刻,党组织当机立断,决定保存实力、待机举,公开以贺龙部"革命军第二十军独立团"的旗号,开往铜鼓休整待命。
试述毛泽东同志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的形成
作者: 陈启示  来源:绍兴师专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革命发展  马克思主义  红色政权  革命力量  思想  正确认识  农民运动  农村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同志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人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实践、再认识反复多次才能完成。毛泽东同志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理论,就是在中国革命的反复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战”时期,在北伐战争的推动下,农民运动迅猛异常地开展起来,它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而沉重地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
上页 1 2 ... 18 19 20 ... 24 25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