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试论毛泽东战略思想初创时期形成与发展: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为例
作者: 文支佐  来源: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进攻  退却  战略思想  毛泽东 
描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逐步认识到要放弃攻打城市(长沙)而转向农村开展武装斗争。从军事意义上来说:这既是战略却退又是战略进攻,从客观意义上来说:秋收起义实战明确了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问题,并把这一真理从秋收起义中推向了早期中国革命道路。
周恩来的战友:南昌起义卫戍司令彭干臣
作者: 木华  来源:黄埔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东北  部队  南昌起义  卫戍  方志敏  黄埔军校  叶挺独立团  周恩来  汀泗桥  孙中山 
描述:他是黄埔一期学员,参加过东征北伐,曾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军事,配合指挥过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南昌起义后任该市公安局局长和市卫戍总司令,革命低潮时在中央军委做隐蔽工作,被周恩来称为"出色的将才经理
周恩来决策南昌起义
作者: 刘武生  来源:决策与信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共临时中央  会议决定  中共中央  起义军  南昌起义  中央政治局  中国革命  蒋介石  周恩来  李立三 
描述:1927年5月下旬,周恩来由上海秘密到达中共中央所在地武汉。此前,在汉口召开的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周恩来被选为中央委员;在五届一中全会上,又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周恩来任中共中央军事
周恩来如何对待南昌起义这段历史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红岩春秋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昌起义  历史  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央军事委员会  1927年  周恩来  中国工农红军  革命武装 
描述:对自己的业绩避而不谈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2万余人的革命武装,举行南昌起义,从此揭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历史。1933年6月30日,中央军事
朱、毛上山思想与井冈山会师
作者: 匡胜  来源:党史文苑(学术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行动轨迹  毛泽东  朱德  井冈山会师  上山思想 
描述:朱、毛井冈山会师,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件大事,它不仅大大增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力量,而且对红军的创建和发展以及井冈山地区的武装割据都有重大意义.我们考察朱、毛的上山思想及行动轨迹,就不难发现井冈山会师并非偶然,是朱、毛相同的思想行为导致的必然结果.
朱德与红四军的创建和发展
作者: 朱荣兰  来源:世纪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战争岁月  建军原则  战斗间隙  野外演习  战功赫赫  红一军团  革命战争时期  南昌起义军  军事建设  中国革命战争 
描述:。朱德作为一军之长,自然成为红四军的领导核心和灵魂人物之一,对红四军的建设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政治和军事建设两方面。
朱德在南昌起义和建军初期的杰出贡献
作者: 云理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朱德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杰出的军事家、人民军队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创建人民军队方面的建树。在纪念南昌起义和建军六十周年之际,本文试图就朱德在南昌起义和创建人民军队初期的突出贡献,谈点看法.
做红色文化的传承者
作者: 蒋禾  来源:高中生:青春励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承  世界文化  中国人  人类历史  民族复兴 
描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是人类历史舞台上的四大主角。文化是人的精神家园。未来世界的统一,必将是未来世界文化的和平统一。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历史的拐点上。续写辉煌历史,完成民族复兴,实现大国崛起,已成为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年轻一代的一种强烈的愿望。
《中央给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主要部分的发现及其意义
作者: 陈伙成  来源:党的文献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共中央  商城  红四军  意义  斗争史  军事科学院  鄂豫皖  县委 
描述:1982年的一天,军事科学院军史部郑功仁在查阅关于鄂豫皖地区斗争史的资料时,发现1929年8月20日《中央给信阳中心县委转商城县委指示信》(下称《中央给商城县委信》)的中、后部分,说的全是中共中央对同年6月下旬召开的红四军党的“七大”的看法。
亦真亦伪不足奇——从南昌起义到中央苏区时期的林彪其人(系列之七)
作者: 黄少群  来源:党史文汇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央革命根据地  阵地战  南昌起义  运动战  战略战术  共产国际  短促突击  苏区时期  消灭敌人  林彪 
描述:四次“长驱直入”的战术,采取“步步为营”的碉堡战术,从军事、政治、经济上三管齐下,以达到“抽干塘里的水,捉塘里的鱼”的目的,妄图消灭红军,消灭根据地。 此时中央红军已发展到10万多人,如果像前几次反
上页 1 2 ... 67 68 69 ... 75 76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