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志在千里斗争不息-访秋收起义参加者陈士榘上将
作者: 潘秀运  来源:中国青年报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志在千里斗争不息-访秋收起义参加者陈士榘上将
徐特立在南昌起义中
作者: 梁堂华  来源:世纪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培德  汪精卫  国民党左派  革命群众  南昌暴动  钱大钧  军民联欢  周逸群  黄绍竑  国民党右派 
描述:1927年4月,随着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爆发,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宣告失败。5月21日,长沙发生了马日事变,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遭到大规模屠杀。面对腥风血雨的白色恐怖,年已半百、时任湖南省立第一
江城子·纪念平江起义八十周年,兼怀彭大将军
作者: 胡静怡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纪念  平江起义  将军 
描述:当年一炮震湖湘。夺刀枪,斩豺狼。百万工农,昂首傲穹苍。马列旗开新日月,歌慷慨,战玄黄。丰碑何止立平江。辟康庄,铸金汤。青史长铭,一页一芬芳。曾记匡庐翻浊雾,遮不住,是昆冈。
红四军领导人曾中生
作者: 靳卫敏  来源:世纪桥(纪实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6月上旬,曾中生被选举为郴属学生联合会干事,参加各校组织的罢课活动,积极支援北京学生的斗争。 1924年,曾中生在湖南衡阳中学求学,阅读了许多
会师井冈:军政领导制度的碰撞与融合
作者: 汤家玉  来源:党史文苑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无产阶级思想  井冈山斗争时期  苏维埃政权  中共湖南省委  士兵委员会  中共六大  军事工作  三湾  支部建在连上  领导制度 
描述:南昌起义虽然最后失败,但起义开创的党领导军队的原则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得到了坚持和发展。三湾改编,支部建在连上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中共湖南省委成立了前敌委员会,由毛泽东任
黄治安和巴盘苏维埃红色政权
作者: 刘发生  来源:新重庆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治安  1934年  革命根据地  派遣  穷人  革命武装  土家山寨  边区  红色政权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组建  抗税  苏维埃政府  清溪场镇  农民 
描述:1934年,年仅28岁的黄治安受贺龙同志派遣,从红三军回到家乡秀山巴盘乡(今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清溪场镇三合村),组建巴盘苏维埃政府.建立农民革命武装,组织土家山寨群众抗兵抗粮、抗捐抗税,维护行商利益和村民安全,保卫红色政权,深得穷人拥戴,为巩固川黔边区革命根据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从农民领袖到南昌起义总指挥——记贺龙元帅的青年时代(上)
作者: 唐振南  来源:人事与人才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华革命党  无产阶级军事家  起义领袖  南昌起义  桑植县  青年时代  总指挥  孙中山  贺龙  农民 
描述:贺龙元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是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奠基者。他是一位由自发的农民起义领袖成长起来的无产阶级军事家,是从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笃信者成长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坚贞的共产党员。毛泽东对贺龙的评价有三条:忠于党、忠于人民;对敌斗争狠;能联系群众。贺龙一生都闪耀着这些思想
“莲花决策”——引兵井冈的新说
作者: 刘晓农  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莲花决策  引兵井冈  毛泽东 
描述:秋收起义部队引兵井冈并非有预定计划,而是在莲花县城得到宋任穷携来的江西省委密信后,才按照省委"毛部应退赣西宁冈"的指示,再结合起义部队不足千人和湘赣边界各县没有敌人正规军的现实,前委决定不去湘南而引兵井冈。在三湾与袁文才代表接上联系后,于古城会议形成党的决议。
第二章贺龙从“两把菜刀”到南昌起义总指挥之谜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故事(纪实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指挥  毛泽东  贺龙  传奇  南昌 
描述:毛泽东说贺龙“两把菜刀起家”之谜“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这句话,流传甚广,成为这位传奇式人物的传奇内容之一。考其来源,出自毛泽东在三湾的讲话。秋收起义受到一连串挫折之后,部队情绪非常低落。毛泽东将他们集中起来,在三湾进行了改编。他在会上说:“贺龙同志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当军长,带了一军人。
古田会议前的朱德、毛泽东
作者: 庹平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西  何建军  红四军  古田会议  延安  毛泽东  党代表大会  朱德  讲话  中国工农红军 
描述:古田会议,即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是对全党全军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会议。此次会议15年后的1944年,朱德在延安编写红军第一军团史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有一段几乎没有引起人们注意但又非常
上页 1 2 3 4 5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