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对中共五大历史地位的再认识:从中共五大与八七会议的联系中探讨
作者: 康玉环  来源:文史月刊(学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中共五大和“八七”会议是在1927年中国革命处于生死关头的时候在武汉召开的,五大没有能够肩负起挽救革命的任务,而对中共五大的评价以负面为多,而100多天以后召开的“八七”会议却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从研究中发现,五大的召开完全受制于共产国际,中共没有任何自主权,但是没有中共五大关于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八七”会议的总方针就不会得到及时转变和落实。理清两次会议的联系,重新认识中共五大的历史作用是有帮助的。
八一南昌起义
作者:暂无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武装斗争  无产阶级  毛主席  南昌起义  建党初期  人民  共产党 
描述: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指出:“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建党初期,我们党还不懂得直接准备战争和组织军队的重要性。
1927-1928年中共的土地革命实践:以大陇分田与金砂分田为例
作者: 朱亚男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分田  土地革命  中共 
描述:政策的变化,以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中共土地政策的特点。而且,随着中共在各地区分田活动的开展,各项土地政策逐步得到调整完善,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促使中共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日益提升。
从“军事投机”到“红军纪念日”:中共中央关于南昌起义早期评价的历史考察
作者: 龙心刚,陈仕平  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昌起义  红军纪念日  军事投机 
描述:""主力"地位的提升,是南昌起义被确定为"红军纪念日"的根本原因。同时,中共中央也希望借节日仪式来激发广大红军指战员的自豪感,鼓舞苏区民众从军的热情。
古田会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作者: 孙辉  来源:青年与社会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古田会议决议  思想政治教育 
描述:,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地位、创新方法,与时俱进、加强人本主义关怀,同时也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
古田会议前奏:新泉整训
作者: 褚银,章世森  来源:党史纵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熊寿祺  十月怀胎  官兵思想  非无产阶级思想  金汉鼎  连绵起伏  苏维埃政府  政治整训  谢汉秋  闽西革命根据地 
描述:1929年12月初,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领红4军第三次进驻福建省连城县新泉镇,在这里对部队进行了一次新型的政治和军事整训。新泉整训虽然只有短短10多天,但在我党我军的建设史上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古田会议如何立规矩
作者: 罗平汉  来源:新湘评论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思想认识问题  入党条件  下级机关  党的领导  单纯军事观点  党的纪律  极端民主化  立规矩  游击战争  党内批评 
描述: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发展史上,古田会议有其特殊的历史地位。这次会议之所以重要,在于它对党和红军内部存在的不讲政治的单纯军事观点,对削弱党的战斗力的极端民主化倾向,对不执行党的决议、不开展正确的党内
“朱毛红军”称谓的由来与传播
作者: 王健英  来源:党史文苑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党中央  苏维埃政权  文件汇集  红四军  古田会议  1929年  毛泽东  共产国际  朱毛红军  井冈山 
描述:称为“朱毛红军”.尔后,随着红四军日益发展及其影响的扩大,“朱毛红军”成了全国第一支红军部队——井冈山红四军的代称,这不仅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而且为全党全军所公认.今天,我们考证这一称谓的来龙去脉,对于全面系统地认识朱德、毛泽东在创建人民军队中的伟大功绩,了解红四军在建军史上的历史地位,都有一定意义.
从红色歌谣看苏区的社会变动
作者: 吴晓荣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歌谣  苏区  社会变动 
描述:,是苏区社会历史研究的一个切入点。本文以红色歌谣为着眼点和依据,分析了苏区社会变动的方向、性质和意义,以及苏区社会各阶层对社会变动的态度,同时说明了红色歌谣的意义、价值和特殊的历史地位
古田会议对党和人民军队“基本的路线”形成发展的伟大历史贡献
作者: 许三飞  来源: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军队建设  “基本的路线”  古田会议  党的建设 
描述:建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开辟了成功之路;批判忽视群众工作的错误,为群众路线的形成奠定一定的基础;批判单纯军事观点,开创了政治建军的新道路;批判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观点,为政治工作生命线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上页 1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