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从“袁州会议”看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
作者: 龙外生  来源: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袁州会议  毛泽东  农村革命根据地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1930年9月28日毛泽东在“袁州会议”上确定了红一方面军的行动计划,抵制了当时立三中要红军去攻打大城市的命令,而带领红军攻克吉安,使农村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红军实力大大增强,为第一次反围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探讨
作者: 李玉妹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当时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从八七会议之后初具形态,到抗日战争时期中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最终于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以中国的革命道路提出,以及毛泽东在1939年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对其进行总结,农村包围城市这一革命道路最终形成。本文就其理论的时代背景、形成过程、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进行初步探讨及研究。
古田会议的保卫工作
作者: 俞炳辉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进攻路线  古田会议  革命根据地  保卫工作  蒋介石  上杭 
描述:古田会议召开时,蒋介石部署了第二次三省会剿,其进攻路线是:龙岩之敌向大、小池;长汀之敌向朋口;广东之敌一路从梅县出发,向上杭蓝家渡,另一路从大埔向永定方向;江西军阀金汉鼎从上杭出发,一路向石灰岭,另一路(主力)向石圳潭、旧县方向。各路敌军的目标就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古田、新泉一带。
邓小平与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作者: 牙远波  来源:河池师专学报(文科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  武装夺取政权  邓小平 
描述:“工农装武割据”是毛泽东在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过程中,于1928年提出来的。它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以革命根据地为主要阵地,在我党的领导下,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
古田会议前毛泽东、朱德关于建军原则的争论(上)
作者: 胡居成  来源:党史文汇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四军  党代表  古田会议  南昌起义  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  朱德  中国工农红军  井冈山  陈毅 
描述: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1928年4月,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转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
井冈红旗飘万代——评组歌《井冈山颂》
作者: 杨鸿年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197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毛主席  手法  中国革命  组歌  革命根据地  无产阶级革命  主旋律  武装夺取政权  作品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开创了中国革命由农村包围城市,并最后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井冈山的火红旗帜,给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总政治部歌舞团演出的组歌《井冈山颂》(石祥、宝贵、洪源词,田光、生茂、傅晶、魏群、锡宜曲)以磅
红军时期的“AB团”事件
作者: 智华  来源:贵阳文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农红军  反“围剿”  国民党军队  革命根据地  蒋介石  重大事件  战争初期  红军时期 
描述:在第二次中国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在国民党军队对江西工农红军组织第一次围剿、根据地军民正准备反围剿前夕,在中国的江西东固革命根据地却发生了一起神秘的重大事件——它就是AB团事件。事件的直接后果是几千名红军官兵和根据地内的党团员及普通群众惨遭杀害。此事并
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形成过程
作者: 佟玉民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列宁主义  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半殖民地半封建  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同志  游击战争  形成过程  中国革命战争 
描述: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创立的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也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必由之路。中国原来是落后
江西红色歌谣的产生及其艺术价值
作者: 张涛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歌谣  爱情生活  客家山歌  红军  艺术价值  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  地缘关系  江西  中国共产党 
描述:江西自古以来是鱼米之乡,先民在数千年前就在赣江流域渔猎和耕作。江西歌谣绝大多数是反映农业生产、农民的生活、习俗、礼仪和农村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农耕文化的特色比较浓厚,而且反映在各类歌谣中。从地缘关系来看,古代江西曾是“吴头楚尾”,江西歌谣也受“吴歌西曲”一定的影响。晋、唐、宋、元等几代都有大批中原人口迁入江西。江西歌谣,尤其赣南的“客家山歌”、赣北的“打鼓歌”等受中原文化一定程度的影响。江西歌谣的形式绝大部分为四句七言体。也有四句半(拖山调)、四句五言体。武宁的“打鼓歌”多是三句半。小调多属生活小调,以调带词。元代,江西高安音学家周德清,于公元1324年著《中原韵》,列“正语作词起例”“北曲音韵十九个部首”,对江西的音乐、戏曲、民歌的咬字吐音都有一定的影响。至今,江西的赣剧、各路采茶戏的念白仍用中州韵。在赣南、赣西的一些歌谣和语言中尚有古汉语音韵。江西山多,过去交通闭塞,造成了“江西地不平,十里九样声”的现象。各地的山歌都以当地方言歌唱,形成了多元的风格。赣南各县及永新、莲花等地,歌谣和语言中仍保留着不少古汉语的称谓和形容词,这些地区的歌谣比较粗犷、古朴。 江西歌谣的共性是:口头性、群众性、地方性及红色歌谣的革命性和斗争性。
红色印记之一 炎陵:秋收起义的转折点
作者: 罗亚敏  来源:国土资源导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农革命军  炎陵县  革命精神  书院  革命根据地  秋收起义  毛泽东  新党员  纪念馆  红色 
描述:炎陵,一片炽热而多情的热土。革命的火种在这里点燃,英雄的史诗在这里传诵,红色的记忆在这里生长。1927年10月中旬,毛泽东在水口叶
上页 1 2 ... 6 7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