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5)
按栏目分组
学术资源 (5)
按年份分组
2011(2)
2003(1)
1988(1)
1983(1)
按来源分组
中学历史教学(1)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1)
前线(1)
党课(1)
东京文学(1)
相关搜索词
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形成的原因探析
作者: 王亚红  来源:东京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运动战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描述: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源于其对中国国情的准确认识,正是基于这一准确判断,使其能够认识武装斗争的必要性及日常工作重心必须转入农村的必要性,据中国的地理环境,其作出了能取得胜利的战略部署,这些都离不开毛泽东的个人素养,共产国际对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形成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建设新进展
作者:暂无 来源:党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社会  科学界定  中国革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重新确认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党的建设  社会性质 
描述:重新确认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对中国社会性质的科学界定,是正确认识和推动中国革命的基础。建党初期,中共二大就认定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并没有深入的认识和透彻的把握。
中国革命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作者: 肖效钦  来源:前线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机会主义  毛泽东选集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党  西安事变  中国革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共产国际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农村革命根据地 
描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一九二七年八一南昌起义到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这一阶段,国内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农村建立了红军和革命根据地,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这个时期的特点是革命由低潮走向高潮。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与唯物主义
作者: 袁似瑶  来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农革命军  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党  唯物主义  现代中国革命  毛泽东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描述:革命道路问题是我们革命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所形成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的理论,揭示了现代中国革命的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正是由于能够遵循这条道路的结果。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篡夺革命的果实及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了。当时敌人的势力比较强大,但是中国的社会仍然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操纵下,各派军阀各据一方,为了争夺地盘的矛盾重重,不时爆发内战。
“工农武装割据”与近代军阀割据的区别
作者: 刘元吉,徐守坤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权性质  近代军阀割据  中国近代史  历史  高中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区别  “工农武装割据” 
描述:“工农武装割据”与近代军阀割据的区别
上页 1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