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论红色资源对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价值
作者: 钟久辉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族精神  红色资源  大学生  价值 
描述:红色资源集中反映和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促使大学生树立与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价值。是当前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全新的课题。为此,提出了有效运用红色资源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实践策略。
论基于红色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作者: 龙树成  来源:企业家天地(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资源  思想政治教育 
描述:红色资源,是一种具有符合规律性、目的性、运用形式灵活多样的教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被广为开发利用。红色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承,红色资源所蕴含的正能量向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传递,展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属性与功能,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论毛泽东红色政权理论的创立
作者: 韦一  来源:枣庄师专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革命道路  暴力革命  红色政权理论  中国革命  毛泽东 
描述:自身的利益,必然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国家机器镇压无产阶级的反抗,因此,“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
南昌起义的军事经济政策与举措
作者: 蒋仕民  来源:军事经济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军事经济  南昌起义  政策与举措 
描述:军事经济是我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对我军的军事斗争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南昌起义时期我军的军事经济政策与举措及其对起义的影响,主要包括根据军事经济状况确定行动方向,起义前后的土地改革与财政政策,发动沿途人民支援战争,统一战线政策与自力更生原则的初步运用等。
浅论中国“红色”文化史
作者: 高翔宇,孟雪  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代社会  意识起源  革命文化  红色 
描述:中国人对于"红色"一词有着悠久的情结,早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尚红"意识;在中国古代社会,官方将"红色"定义为尊贵、忠勇道德、刑罚的象征,民间将"红色"内涵运用在表现女子、婚姻、喜庆吉祥、平安辟邪、禁忌
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 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作者: 罗进  来源:世纪桥(纪实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学生  红色文化资源  管理工作 
描述:红色文化资源传递的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崇拜和一种信仰,其精髓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应该理解“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弘扬“红色文化资源”精神,更应该发掘“红色文化资源”价值,并将其运用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
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作者: 罗进  来源:世纪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学生  红色文化资源  管理工作 
描述:红色文化资源传递的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崇拜和一种信仰,其精髓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应该理解"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弘扬"红色文化资源"精神,更应该发掘"红色文化资源"价值,并将其运用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
创建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
作者: 黄干周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区域  红色政权  红四军  红军  赣南闽西  罗霄山脉中段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农村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同志  闽西革命根据地 
描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是以毛泽东向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我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而开辟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的成功之路。这条道路的理论,是在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独具特色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中国共产党“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与俄国民粹派“到民间去”运动的本质区别
作者: 丁卫平  来源:长白学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粹派  “到民间去”  中国共产党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描述:西方学者把中国共产党“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与俄国民粹派“到民间去”相提并论 ,但事实上 ,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革命的重心放在农村 ,不是从俄国民粹主义思想框架中引申出来的 ,而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作出的正确选择。
红四军政治保卫工作研究
作者: 夏天  来源: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保卫工作  红四军  古田会议 
描述:中心工作开展。总之,红四军的政治保卫工作在其组织体系、领导机制、职能任务、基础建设等方面都对我军保卫工作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
上页 1 2 ... 26 27 28 ... 33 34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