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8)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学术资源 (10)
按年份分组
1998(1)
1986(2)
1984(1)
1983(2)
1980(3)
1977(1)
按来源分组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2)
历史研究(1)
中央文献出版社(1)
上海人民出版社(1)
近代史研究(1)
史学情报(1)
新华文摘(1)
中国社会科学(1)
历史教学(1)
相关搜索词
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问题的几点体会
作者: 冯建辉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革命道路  大革命失败  武装起义  中国革命  工农武装割据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集体智慧  中国共产党  城市中心  毛泽东同志 
描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创立的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它是我党奋斗的成果,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同志则做了最主要的贡献。在教学中讲授“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如何贯彻这一思想,特别是如何正确阐述集体与个人贡献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就此一陈管见。一、各地武装起义与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关系大革命失败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1927年到1930年初爆发了约二百次武
我党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历史考察
作者: 冯建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南昌起义  中国革命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历史考察  周恩来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农民运动  半封建半殖民地  毛泽东同志 
描述:本文考察了我党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历史过程。作者通过历史事实说明: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内就有一批同志对中国社会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道路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党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创造了多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形成了群雄并起,共同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局面。作者分析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肯定了毛泽东同志作了最有系统的贡献,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也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指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革命运动客观规律的反映,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我党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历史考察
作者: 冯建辉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我党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历史考察
我党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历史考察
作者: 冯建辉  来源:新华文摘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我党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历史考察
南昌起义评价一辩
作者: 冯建辉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南昌起义评价一辩
南昌起义评价一辩
作者: 冯建辉  来源:史学情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南昌起义评价一辩
南昌起义评价一辩
作者: 冯建辉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地革命  党的工作  革命道路  历史事实  重点转移  南昌起义  相矛盾  工农武装割据  农民运动  城市中心 
描述:关于南昌起义评价中有一种意见,虽然也肯定起义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但又认为起义和党的工作重点转移、摸索正确革命道路不沾边,脱离了土地革命,犯了“城市中心”错误。我认为这样评价南昌起义,不符合历史事实,本身也自相矛盾。发生
星星之火遍神州——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的武装起义
作者: 冯建辉  来源: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自学参考资料  高等教育  自学考试  毛泽东思想 
描述:星星之火遍神州——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的武装起义
从陈独秀到毛泽东——中共六任领袖新视角
作者: 冯建辉  来源:中央文献出版社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从陈独秀到毛泽东——中共六任领袖新视角
从此风雷遍九陔——纪念南昌起义五十周年
作者: 冯建辉,孙向祝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7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武装斗争  五十周年  人民军队  国民党  南昌起义  机会主义路线  革命委员会  毛泽东思想  中国共产党  陈独秀 
描述:伟大的南昌起义五十周年到来了。五十年前,正是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遭受失败,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征途上遇到严重考验的日子。面临着国民党反动派血腥的反革命大屠杀的严重形势下,南昌起义高举武装斗争的革命大旗,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我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第一页,对创建伟大的人民军队作出了重要贡献。南昌起义对猖狂的反革命势力是个沉重打击,对陈独秀的机会主义路线是个有力批判,对处于革命低潮中的广大革命人民是个巨大鼓舞。它揭开了井冈山斗争的序幕,把我国革命推进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新的历史时期。
上页 1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