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浅析中共在南昌起义过程的决策特点
作者: 刘小花  来源:军事历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决策特点  南昌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史  中国共产党 
描述:中共对南昌起义的一系列指导,不仅体现在起义的酝酿、决策阶段,还体现在起义爆发后南征途中。其中包括指示广东、湖南等省发动暴动配合起义以及做好起义失败后的善后工作等。纵观中共对南昌起义的系列指导和举措
共同的基础和阶级上的对立: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法律“人民”一词的使用
作者: 陈和芳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地革命战争  法律  人民 
描述:本文通过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共两党主要法律文本的"人民"一词及相关词语使用的统计,描述其在双方法律中使用的特点,然后通过分析双方对"人民"一词使用的共同基础和阶级对立,指出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中国革命的共同历史背景和国共两党各自代表的阶级利益的完全不同。
南昌起义的国际因素
作者: 肖燕燕  来源:学术探索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国际因素  南昌起义  共产国际  中国共产党 
描述:。尽管共产国际并不十分清楚当时中国的国情,但是他们在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红军建设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和军队建设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将就南昌起义的国际因素尤其是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
南昌起义:叶剑英三献妙计
作者: 亦明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共产党员  叶剑英  革命军  南昌起义  参谋长 
描述:在八一南昌起义,有一位没有到南昌参加指挥作战,但在起义前后起了重要作用的共产党员,他就是时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参谋长的叶剑英。
关于朱德早期军事生涯与南昌起义革命火种保存的研究
作者: 蒙秀琼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早期军事生涯  南昌起义  革命火种  朱德 
描述:1927年10月,当南昌起义军余部在赣南濒临绝境时,是朱德率部脱离险境,从而保存了南昌起义的革命火种。朱德何以能担当危急关头保存革命火种的重任?本文从朱德早期军事生涯这一视角考察了朱德能保存革命火种
多数最高级将领在南昌起义接受第一次红色洗礼
作者: 金冲及  来源:党史文苑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民解放军  湘赣边界  国民党  南昌起义  高级将领  秋收起义  毛泽东  中国工农红军  中国共产党  红色 
描述:8月1日,是一个光荣的日子,伟大的日子。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这个日子,称它为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33年,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政府,规定每年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的纪念日。人民解放军的军旗上,写上"八一"两个大字。这是许多其他赞誉和奖励难以相比的。
张国焘在南昌起义后的境遇
作者: 刘小花  来源:党史纵横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瞿秋白  张发奎  共产国际代表  南昌起义  暴动  南方局  张国焘  罗明纳兹  周恩来  张太雷 
描述:1927年7月29日,正当南昌起义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准备之际,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突然收到张国焘自九江发来的两封密电。张国焘在密电说":暴动宜慎重,无论如何候我到再决定"。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还得从南昌起义的酝酿和决策说起
当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的女战士
作者: 贾晓明  来源:党建文汇(上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武装斗争  国民党左派  国民党反动派  南昌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女战士  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史 
描述:南昌起义极少数健在者之一的百岁老奶奶彭猗兰,作为当时亲历者提供的细节,成为革命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南昌起义图书出版情况概述
作者: 董保存  来源:党史文苑(学术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昌起义  图书出版 
描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南昌起义图书出版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年时推出的、以《星火燎原》为标志的一批出版物;第二个高峰,从粉碎“四人帮”开始,到纪念建军70周年前后形成。关于
南昌起义前后朱德特殊的军事统战工作
作者: 戴和杰,梁基桂  来源:党史文苑(纪实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起义军  南昌起义  统战工作  朱德  军事  领导人  周恩来 
描述:对于南昌起义朱德所发挥的作用.周恩来曾评价说,“朱德是一个很好的参谋和向导”。起义前夕,朱德详细了解敌兵力分布情况,精心绘制南昌市区地图,并掩护起义军领导人抵达南昌。起义军主力南下潮汕失利后.朱德率起义军余部历经种种艰难曲折
上页 1 2 ... 20 21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