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瞿秋白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作者: 鲁振祥  来源:党史研究与教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瞿秋白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独特贡献 
描述:老一代革命家在这个问题上的贡献。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是在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又可分为早期阐述和系统论证两个阶段,瞿秋白是早期阐述的主要代表者,因此应该认为他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重要奠基人。
论"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的形成及历史意义
作者: 魏翠华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形成  意义 
描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于井冈山斗争时期.它符合中国革命发展规律,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这一思想奠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理论基础,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是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雏形.
秋收起义前后毛泽东改造农民及武装建军思想初探
作者: 文斌,邓海平  来源: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秋收起义  毛泽东  改造农民武装  新型人民军队 
描述: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前后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学说,结合秋收起义的军事斗争实践,成功地探索出一套改造旧式农民武装、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方法,即通过树立民主革命必胜的理想信念、灌输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观念
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作者: 李莉  来源:科技信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  武装夺取政权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和革命经验,创造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无产阶级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南昌起义的总指挥:贺龙
作者: 李东旭,桑蕾  来源:世纪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共临时中央  李立  张发奎  汪精卫集团  武装暴动  国民党反动派  全局意义  高语罕  周逸群  第一枪 
描述:"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自此,中国共产党走上了独立领导武装
南昌起义群英谱
作者: 刘明钢,金敏求  来源:党史天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武装斗争  谭平山  人民军队  南昌起义  刘伯承  周恩来  中国共产党  李立三 
描述:82年前,南昌起义的激烈枪声,仍在历史的空间回响……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发轫,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李立三、谭平山
酃县赤卫大队
作者: 刘少云,刘才武  来源:湘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队  战斗  游击队  湘赣革命根据地  赤卫队  暴动  毛泽东  农民自卫军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抗日义勇军 
描述:酃县赤卫大队,前身是赤卫队、暴动队、农民自卫军、酃县赤卫团。酃县赤卫大队成立后曾命名酃县警卫营、酃县红九营、酃县游击队、红独四团、湘赣游击支队和湘赣抗日义勇军。这支革命武装诞生于1928年,
共产国际曾阻止南昌起义
作者: 刘波  来源:老年教育·长者家园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武装斗争  中共中央  土地革命  南昌起义  领导工作  共产国际  张国焘  常务委员会 
描述:共产国际总顾问参加起义策划 1927年7月12日,根据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中央成立了由张国焘、张太雷、李维汉、李立三、周恩来组成的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陈独秀不再参加中央领导工作.两天后,共产国际又传达了新的指示,提出中共要开展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
谭政:协助毛泽东起草古田会议决议案的人
作者: 游宝富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协助  谭政  起草  古田会议  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  议案  武装力量 
描述:1929年5月,红四军第二次入闽。相继占领了龙岩和永定,在闽西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扩大了武装力量。在转战赣南闽西的战斗中,由于谭政表现出较好的政治工作才能,被毛泽东调回军部,任红四军军委秘书长兼政治训练部长。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对游击战争理论的探索:从八七会议到中共六大
作者: 王涛  来源:军事历史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军事思想  游击战争 
描述:1927年到1928年间,中共有关游击战争的实践和理论探索,解决了游击战争中党对农民武装改造和提高、组织和动员群众、创建苏维埃政权、发展苏区等一系列问题,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游击战争理论,成为
上页 1 2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