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试论八一精神与红色文化的渊源及流变:兼谈八一文化品牌的塑造
作者: 叶桉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八一精神  品牌塑造  红色文化 
描述:江西是中国革命的策源地,中国共产党在此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由此诞生了人民军队,形成了八一精神。八一精神成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奠定了红色文化之基。历史和现实证明,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忆朱德、陈毅进行“赣南三整”——原中顾委委员、昆明军区政委谢振 华将军访谈录
作者: 欧阳青  来源:党史博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共产党员  部队  范石生  毛泽东  朱德  崇义县  中顾委  南昌起义军  中国共产  陈毅 
描述: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在江西南昌发动了举世闻名的武装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人民革命战争的新篇章。 当年11月初,在起义军
“红四军”名称的由来
作者: 史石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共中央  红四军  国民党  南昌起义  中国革命  秋收起义  毛泽东  哀鸿遍野  陈独秀  右倾机会主义 
描述:1927年4月12日,国民党反动派举起屠刀,向曾经是战友、同志的中国共产党人砍去。一时腥风血雨、哀鸿遍野,中国革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峻关头。 8月1日,周恩来、朱德、陈毅、贺龙等发动南昌起义,打响
从此风雷遍九陔——纪念南昌起义五十周年
作者: 冯建辉,孙向祝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7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武装斗争  五十周年  人民军队  国民党  南昌起义  机会主义路线  革命委员会  毛泽东思想  中国共产党  陈独秀 
描述:的革命大旗,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在我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第一页,对创建伟大的人民军队作出了重要贡献。南昌起义对猖狂的反革命势力是个沉重打击,对陈独秀
对南昌起义历史意义的重新评价
作者: 樊安群  来源: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朱德  周恩来  八·七会议 
描述:对南昌起义的评价问题,由于周恩来长期坚持低调,在党史宣传上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即便是改革开放以后,也未超出"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这一定论。似乎在中国革命的重大转折关头,南昌起义
历尽艰辛上井冈
作者: 唐晓玲  来源:湖南党史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衣衫褴楼  继续前进  湘南起义  凤兰  颤抖的手  苏维埃政府  穿戴整齐  资兴市  紧跟着  井冈山 
描述:自责。她狠狠心用手掌捂往女儿的嘴。哭声被令人感到窒息的“唔唔两代替。两小腿在母亲的怀里使劲地蹬踹。天色渐暗。枪声渐远凤兰喘喘气,松开了捂孩子嘴巴的手。仔细─看,小孩的脸已憋成了猪肝色,奄奄一息。真险啊!母亲用颤抖的手轻轻地拍打...
参与南昌起义的时代精英
作者: 王中天  来源:陕西党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1955年授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位元帅,有八位元帅与南昌起义紧紧相连。这八位元帅是:朱德、贺龙、刘伯承、聂荣臻、林彪
南昌起义中的女兵
作者: 胡毓秀  来源:神州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汪精卫  人民军队  南昌起义  武汉政府  何香凝  女兵  军校  周恩来  指导员  女学员 
描述:、叶挺军长的第十一军、贺龙军长的第二十军。起义前夕,她们积极地投人了起义的准备,有的刷标语,有的扎担架,有的端拿刀,准备和男兵一样冲上硝烟弥漫的战场,与敌人展开殊死的搏斗。
南昌起义中的外国人
作者: 刘世杰  来源:军事历史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北伐战争  武汉国民政府  国民党  第一次世界大战  南昌起义  黄埔军校  外国人  卫国战争  中国共产党  苏联顾问 
描述:“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在这次起义的参加者中,有位名叫莫·弗·库马宁的苏联顾问,他是南昌起义中唯一的外国人。库马宁生于1897年,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加入苏联
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独创性发展——对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历史考察
作者: 高放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近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  独创性  中心城市  革命道路  中国革命  毛泽东  共产国际  历史考察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近代中国的独创性发展。苏联学术界至今还说共产国际早就建议中共“以农民暴动来包围城市”.这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发扬这种独立自主的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精神,探索出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上页 1 2 ... 29 30 31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