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南昌起义的国际因素
作者: 肖燕燕  来源:学术探索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国际因素  南昌起义  共产国际  中国共产党 
描述: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关键性起义之一,标志着中国人民军队的创建。在南昌起义的开始到结束都受到国际因素尤其是联共、共产国际的影响,甚至有些国际代表对于南昌起义的打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红色起点 22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早期稀见文献汇刊 《少年中国》 第四卷 (七至十二期)
作者: 杨振武,周和平  来源:中西书局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东西文化  影响因素  影响  毛泽东思想  研究 
描述:红色起点 22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早期稀见文献汇刊 《少年中国》 第四卷 (七至十二期)
新时期“红色文化”影响力提升路径研究
作者: 万朝晖,胡小强  来源:人民论坛(中旬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文化”  提升途径  影响力 
描述: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红色文化"的影响力正面临诸多新的挑战。新时期要提升"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必须尊重红色文化传播的客观规律,采取建构红色文化传播的社会认同及群众参与格局等措施,找到提升红色文化影响力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实现红色文化从抽象到具体,从枯燥到生动,从表层到深层的飞跃。
新时期“红色文化”影响力提升路径研究
作者: 万朝晖,胡小强  来源:人民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文化”  提升途径  影响力 
描述: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红色文化"的影响力正面临诸多新的挑战。新时期要提升"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必须尊重红色文化传播的客观规律,采取建构红色文化传播的社会认同及群众参与格局等措施,找到提升红色文化影响力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实现红色文化从抽象到具体,从枯燥到生动,从表层到深层的飞跃。
如何增强红色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作者: 陈敏  来源:传媒观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主体能动性  社会环境  文化传播  主体需要  社会需要  增强  有效性  受众需要  传播者  红色 
描述:当前,红色文化传播的有效性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影响红色文化传播有效性的因素很多,如传播的方法、手段,传播的社会环境,传播者的素质等。我们认为受众的主体需要是否得到切实尊重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论井冈山斗争时期土客籍矛盾的由来及不良影响
作者: 肖小华  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客籍矛盾  井冈山根据地  产生原因 
描述:土客籍矛盾是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曾给予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根据地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军队建设,是宛希先、袁文才、王佐等被错杀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就湘赣边界土客籍矛盾产生的背景、原因、过程、影响进行概述。
《布尔塞维克》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宣传及其影响
作者: 刘志靖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布尔塞维克》  党的思想宣传  “工农武装割据” 
描述:以及中共中央对两湖暴动和南昌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布尔塞维克》登载了一系列的文章,宣传这种还不成熟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布尔塞维克》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宣传,对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最终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影响,坚定了毛泽东等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决心与信心。
原中央苏区振兴视野中赣南红色文化建设路径探究
作者: 卢旗英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红色文化  苏区 
描述: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影响深远。红色文化建设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中具有“前提性”、“战略性”和“核心性”的地位与作用。因此,只有认清制约赣南原中央苏区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确定赣南红色文化建设的科学原则和现实路径,才能促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真正实现振兴和发展。
红色文化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探讨
作者: 王劲松  来源:传承(学术理论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思想道德  道德构建  青少年  红色文化 
描述: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把红色文化引入到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构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必将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城市中心论”对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影响
作者: 吕偲,刘丽琼  来源: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城市中心论”  共产国际  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消极影响 
描述:中央时期又以"进攻大城市"的冒险主义表现出来;共产国际对中国党的内部事务横加干涉,支持王明上台,使得"城市中心论"在中国的盛行达到了顶点,对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上页 1 2 ... 4 5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