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纪念中国共产成立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 关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国家与政权构成的历史分析
作者: 汪玉凯  来源:陕西省行政学院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纪念文集  朱德(1886  1976) 
描述:纪念中国共产成立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 关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国家与政权构成的历史分析
纪念中国共产成立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胜利的旗帜
作者: 滕玉  来源:海军政治部宣传部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纪念中国共产成立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胜利的旗帜
纪念中国共产成立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 毛泽东关于农民是中国革命主力军的思想形成的史的考察——兼论这
作者: 曹居月  来源: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纪念中国共产成立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 毛泽东关于农民是中国革命主力军的思想形成的史的考察——兼论这
纪念中国共产成立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 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发展的特殊岁月——为纪念建党70周年而作
作者: 石仲泉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传记  朱德(1866  1976) 
描述:纪念中国共产成立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 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发展的特殊岁月——为纪念建党70周年而作
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作者: 刘经宇  来源:求是杂志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全国代表大会  革命道路  大革命失败  历史性飞跃  中国共产党人  中国民主革命  武装夺取政权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经过反复探索,在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把这一伟大贡献,誉为党史上两次历史性飞跃中的第一次。我正是沿着这条道路把中国民主革命引向胜利的。
古田会议决议是怎样形成的已用
作者: 傅茂贞  来源:党史研究与教学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央指示  古田会议决议  人民军队  红军  毛泽东  朱德  中国共产党  极端民主化  代表大会  陈毅 
描述:1929年12月,中国共产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案(简称古田会议决议),据1930年1月6日《红四军前委向中央的报告》中指出:由陈定郊同志带到上海报给中央的“九次大会决议案八种,祈查阅
论毛泽东红色政权理论的创立
作者: 韦一  来源:枣庄师专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革命道路  暴力革命  红色政权理论  中国革命  毛泽东 
描述:暴力革命的学说在《共产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规律。“共产党人的最近的目的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但资产阶级为了维护
《中央给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主要部分的发现及其意义
作者: 陈伙成  来源:党的文献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共中央  商城  红四军  意义  斗争史  军事科学院  鄂豫皖  县委 
描述:1982年的一天,军事科学院军史部郑功仁在查阅关于鄂豫皖地区斗争史的资料时,发现1929年8月20日《中央给信阳中心县委转商城县委指示信》(下称《中央给商城县委信》)的中、后部分,说的全是中共中央对同年6月下旬召开的红四军的“七大”的看法。
艰苦的探索 成功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新道路的开辟
作者: 罗炳良  来源: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无产阶级  新道路  国民党  武装割据  中国革命  毛泽东  武装夺取政权  中间党派  中国共产党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从五四运动到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是近代中国各革命阶级和先进的中国人为寻求救国救民真理,努力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历史。许多仁人志士艰苦奋斗,为探索近代中国的出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他们都只是起了探路的作用,没有找到一条真正能够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只有中国共产坚持马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卫士——周逸群
作者: 张广立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武装斗争  革命道路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国民党  湘鄂西  武装夺取政权  反革命  逸群  半封建半殖民地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半封建半殖民地、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中国,大革命失败以后,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于是决定:掌握枪杆子,以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去夺取革命的最后胜利。对于这一关系和革命生死存亡的路线问题,周逸群早有认识。他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对照马克思主
上页 1 2 ... 7 8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