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思政教育视阈下红色文化
作者: 徐作明  来源:山海经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思政教育  延安精神  思政工作者  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特色  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文化  长征精神  教学机制  育人资源 
描述:;它是培育中国精神,增强大学生政治信仰、理论自觉的重要资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载体。一、红色文化研究的基本概况在国内,学界一向关注红色文化相关问题的研究,涌现数百篇有价值的学术文章、多部专著,为高校思想政治
肃AB团中的党员、党组织与群众
作者: 师义帆  来源:苏区研究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群众工作  肃AB团  组织生活  党员结构  江西苏区 
描述:知识分子、地主、富农成为首要打击目标,导致肃反后干部队伍中的知识分子比重显著下降,同时也造成干部缺乏的问题。江西党组织早期存在纪律涣散现象,肃反虽然试图使基层党组织日趋严密化,但肃反机关权力过大也造成
以红色资源推进"青马工程"信仰教育的大众化
作者: 崔海波,马金玉  来源: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资源  信仰教育  大众化 
描述:实效性不足等问题,有利于推进"百优青马工程"信仰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发挥"青马"学员的火种作用,使他们成长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重申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 确立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规定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 古田 以古田会议胜利召开地成为绚丽的红色地名
作者: 陈谷时  来源:中国地名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建省上杭县  军队建设  工农革命军  李立  革命队伍  日至  武装夺取政权  《毛泽东选集》  闽西革命根据地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古田会议解决了如何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
利用江西红色文化繁荣高校校园文化的思考
作者: 何裕宁,何华生  来源:教育观察(上旬)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校园文化  红色文化  高校 
描述:江西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江西高校应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加强红色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江西高校在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与困难:首先,红色文化在校园文化中认同程度低
南昌起义的政治认同、斗争手法与斗争周期
作者: 王明前  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运动  南昌起义  斗争周期  政治认同  斗争手法 
描述:南昌起义在政治认同问题上的不足提醒中国共产党人及时改变不合时宜的策略,吸取南昌起义的教训,通过张扬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旗帜,以及鼓吹土地革命的意义,促进工农士兵群众的政治认同。虽然在南昌起义中
高校红色文化教育教学的模式与方法探究
作者: 黄先明,赵君  来源: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法  教学模式  高校红色文教育 
描述: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此,笔者结合实践,分析了当前高校红色文化教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优化高校红色文化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的主要路径,以供参考借鉴。
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文化资源的有效运用探讨
作者: 姜海森  来源:新课程学习(中)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歌曲  教育内容  教育工作者  思想观念  接受心理  红色资源  思想政治教育  时代精神  红色文化资源  思想政治道德 
描述: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可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保障。在当前的新形势下,高中学生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新变化,而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旧面临一些问题,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因此,进一步完善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非常急迫的任务。
古田会议化解朱毛之争
作者: 傅柒生  来源:党员文摘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和刘安恭为代表的双方就要不要设立军委的问题针锋相对,越争越激烈,最终不欢而散。 6月8日,在福建省上杭县白砂镇早康村的严氏祠堂——“东洋堂”里,红四军再次召开前委扩大会议,继续未完的讨论。
红军时期的士兵委员会制度探析
作者: 王建强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主制度  红军  士兵委员会 
描述:红军时期的士兵委员会制度,源起于国民革命军的个别部队,建立于红军初创时期的探索和实践中,随着出现的问题及时得到调整,至1930年9月臻于完善。其历史作用主要包括:密切新型官兵关系;瓦解敌军;有效开展
上页 1 2 ... 6 7 8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