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我的祖父蔡以忱:秋收起义中的风云人物
作者: 蔡亚生,裴高才  来源:百年潮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共中央  风云人物  秋收起义  合作共事  主要人物  董必武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  祖父 
描述:我的祖父蔡以忱烈士,1899年1月29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蔡家榨白家嘴.由于他早在1928年10月25日就在湖南澧县壮烈牺牲,大部分史料散佚,我是从祖母、伯祖父与父辈的回忆中,才知道祖父的一些
关于“八七会议”会址的争议
作者: 苗体君  来源: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陆定一  “八七会议”  郑超麟  周恩来  邓小平  会址 
描述:八七会议是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召开的。关于八七会址,在20世纪50年代曾流传有是在江西九江的说法;周恩来后证实八七会议不是在九江开的,而是在武汉开的;陆定一也曾两次赴汉实地寻找,指认开会的地方就是汉口
对中共五大历史地位的再认识:从中共五大与八七会议的联系中探讨
作者: 康玉环  来源:文史月刊(学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中共五大和“八七”会议是在1927年中国革命处于生死关头的时候在武汉召开的,五大没有能够肩负起挽救革命的任务,而对中共五大的评价以负面为多,而100多天以后召开的“八七”会议却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从
八一起义和秋收起义
作者:暂无 来源:新闻战线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李维汉  政治局常委  常委会  紧急会议  秋收暴动  领导机构  张太雷  陈独秀  李立三  八一起义 
描述:一次中央紧急会议。秋白不是政治局常委,当时在庐山休养,7月下旬回到武汉后,实际上就参加了中央领导,并主持中央紧急会议的筹备工作。
参加南昌起义
作者: 阳翰笙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军校教育  党代表  部队  南昌起义  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  郭沫若  周恩来  叶挺  创造社 
描述:一九二七年广州四·一五反革命政变之时,因为黄埔军校教育长方鼎英没有把我这个共产党员的名单交出去,我得以幸免于难。李济深抓人时,我逃到覃异之同志家里,得到热情的掩护。并立即转到武汉。中央军委派我到第六
湘南暴动史略
作者: 钟永传,李长钦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农革命军  湘南起义  工农兵  部队  南昌起义  赤卫队  长沙发  朱德  反革命  陈毅 
描述:活在人民心中,湘南暴动的英雄业绩,仍然值得我们纪念。湘南暴动的起因湘南暴动从根本上说,是党的“八·七”会议关于武装起义决议的产物。一九二七年春夏之交,正当北伐战争向前发展的紧要关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大屠杀,许克祥在长沙发动了“马日事变”,汪精卫在武汉公开叛变革命。在反革命
从总方针的嬗变看中共五大到“八七”会议的内质关系
作者: 冷玉健  来源:甘肃理论学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内质关系  中共五大  “八七”会议  总方针嬗变 
描述:在中国革命处于严重危机的紧要关头,党在武汉先后召开了中共五大和"八七"会议两次重要会议。然而长期以来,人们不仅对两次会议的认识存在误区,甚至存在"八七"会议确定的正确方针与中共五大毫无关联的不当思维
历史命运的重大抉择——甘棠湖密议与“八一”南昌起义
作者: 常玉林,陈百香  来源:党史博采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汪精卫  张发奎  历史命运  叶剑英  部队  南昌起义  甘棠湖  军长  叶挺  贺龙 
描述:挽救中国革命的危局,周思来、李维汉、张太雷等中共中央常委正在武汉酝酿举行南昌起义,秘密调遣一批党的干部向九江、南昌集中。 正在武昌的叶剑英,根据党的指示,仍然留在张发奎、黄琪翔部队,继续做张的“参座”。
毛泽东在秋收起义中的杰出贡献
作者: 杨勤为  来源: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农革命军  国民党左派  秋收起义  毛泽东  共产国际  袁文才  文家市  左派国民党运动  杰出贡献  井冈山 
描述:,一方面决定以武装暴动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另一方面,在策略上仍然主张做“左派国民党运动”,利用国民党的旗帜。1927年7月,共产国际作了《关于中国革命目前形势的决定》,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宣布退出武汉国民政府,但“不要退出国民党,仍然留在该党内”。中共中央根据共产国际的决
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征途中女兵生活剪影
作者: 戴和杰  来源:党史博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军事政治  毓秀  兵生活  何香凝  老祖母  九军  钱大钧  革命形势  宣传委员会  起义部队 
描述:谈起南昌起义,人们立刻会想到的是铁血男儿的身影。其实,起义部队中还活跃着一支30人的女兵队伍。她们大多数是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六期的学员,少数是何香凝办的妇女训练班的学员。这便是人民军队的第一批
上页 1 2 ... 6 7 8 ... 9 10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