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古田会议决议》对党的纯洁性建设的探索及启示
作者: 李朝阳  来源:学习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古田会议决议》  毛泽东  纯洁性 
描述:《古田会议决议》结合国情、党情,对如何保持党的思想纯洁、队伍纯洁和作风纯洁进行了富有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成效。这也启示我们:在当前必须重视党的纯洁性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
重温红七军“小长征”历史 探讨红色文化价值内涵
作者: 覃汉旅  来源:传承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文化  小长征  红七军 
描述:1930年10月,红七军从河池誓师出征,半年时间跨越五省,长驱七千里,于1931年4月到达中央苏区。红七军东征不但完成一个伟大的历史使命,而且创造了经典的丰富的红色文化。红七军经过的地方留下了大量的红色文化载体,承载着的红军精神值得代代传承、发扬光大,具有不可估量的教育功能。
古田会议对增强新时期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作者: 张蕾蕾,王飞  来源:科教文汇(中旬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田会议  部队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工作 
描述:增强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当前部队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古田会议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特点可以用"准、实、细、情、巧"五个字来概括。这五个特点对增强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红色资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精神形态
作者: 张颢  来源:党史文苑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红色资源  精神形态 
描述:红色资源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历史进程中生成的以革命遗迹作为物质载体的精神形态。红色资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井冈山精神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端,延安精神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重大飞跃,新时期改革创新精神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重大飞跃。
红色资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精神形态
作者: 张颢  来源:党史文苑(学术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红色资源  精神形态 
描述:红色资源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历史进程中生成的以革命遗迹作为物质载体的精神形态.红色资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井冈山精神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端,延安精神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重大飞跃,新时期改革创新精神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重大飞跃.
古田会议:毛泽东在一九二九
作者: 李宝群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军委  党代表  中国革命  朱德  刘安  周恩来  中国工农红军  毛泽东同志  李立三  陈毅 
描述:人物表毛泽东红四军党代表,前委书记,时三十六岁。朱德红四军军长,时四十二岁。陈毅先任红四军一纵党代表,后任政治部主任,代理前委书记,时二十八岁。刘安恭朱德的同乡,密友,在川军共过事,参加过南昌起义,后赴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回国后由中央派往四军。先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临时军委书记,后改任二纵司令,时三十岁。周恩来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委负责人,时三十一岁。李立三中央政治局委员,重要负责人。贺子珍(女)红四军前委秘书,时十九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形成的历史过程探析
作者: 马保青  来源:时代报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  历史过程 
描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是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过程, 对这一理论的形成重新进行历史考察, 有助于我们更为正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精髓“实事求是”, 从而更好地指导我国今天的现代化建设。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形成的历史过程探析
作者: 马保青  来源:时代报告(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  历史过程 
描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过程,对这一理论的形成重新进行历史考察,有助于我们更为正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精髓“实事求是”,从而更好地指导我国今天的现代化建设.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形成的历史过程探析
作者: 马保青  来源:时代报告(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  历史过程 
描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过程,对这一理论的形成重新进行历史考察,有助于我们更为正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精髓“实事求是”,从而更好地指导我国今天的现代化建设.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形成的历史过程探析
作者: 马保青  来源:时代报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  历史过程 
描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是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过程, 对这一理论的形成重新进行历史考察, 有助于我们更为正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精髓“实事求是”, 从而更好地指导我国今天的现代化建设。
上页 1 2 ... 5 6 7 ... 15 16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