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1931,朱毛红军进军光泽
作者: 魏成和,罗时来,张善铮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总前委  发动群众  红一方面军  蒋介石  毛泽东  筹款  苏区  建宁  中央红军  光泽 
描述:红一方面军粉碎国民党的第二次军事"围剿"后,总前委于1931年6月2日在建宁的溪口总部召开会议,制定了第一期向北、第二期向南、第三期向西的三期工作计划,预定第一期"向北筹款,发动群众,扩大苏区,争取南丰、南城、宜黄等县城";第二期向南,巩固后方苏区;第三期向西,以打通湘赣苏区的联系。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形成的历史过程探析
作者: 马保青  来源:时代报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  历史过程 
描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是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过程, 对这一理论的形成重新进行历史考察, 有助于我们更为正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精髓“实事求是”, 从而更好地指导我国今天的现代化建设。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形成的历史过程探析
作者: 马保青  来源:时代报告(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  历史过程 
描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过程,对这一理论的形成重新进行历史考察,有助于我们更为正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精髓“实事求是”,从而更好地指导我国今天的现代化建设.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形成的历史过程探析
作者: 马保青  来源:时代报告(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  历史过程 
描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过程,对这一理论的形成重新进行历史考察,有助于我们更为正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精髓“实事求是”,从而更好地指导我国今天的现代化建设.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形成的历史过程探析
作者: 马保青  来源:时代报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  历史过程 
描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是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过程, 对这一理论的形成重新进行历史考察, 有助于我们更为正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精髓“实事求是”, 从而更好地指导我国今天的现代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保持“纯洁性”的整党运动——井冈山九月“洗党”探究
作者: 廖胜平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井冈山根据地  纯洁性  中国共产党  洗党 
描述:井冈山根据地遭受“八月失败”后,诸多问题和矛盾暴露无遗。鉴于此,为了保持组织的纯洁性,1928年9月,毛泽东和湘赣边界特委下决心对党组织和党员进行清理整顿,因为这次整党主要是从组织上进行清洗,故称
“红色文化热”原因探析
作者: 管仕廷  来源:唯实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众文化  红色文化  文化产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描述: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红色文化热"缘何再度兴起?红色文化热契合了时下大众的心灵渴望精神需要;红色文化热折射出了大众文化的危机;红色文化彰显时代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种现实有效的探索;红色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巨大的发展前景成为红色文化热的经济社会动因。
对黄洋界保卫战历史意义的重新认识
作者: 饶道良  来源: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黄洋界保卫战  历史意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描述:1928年8月30日发生的黄洋界保卫战不仅对井冈山斗争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更对整个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有着积极的意义。没有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毛泽东将失去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理论基础,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理论更无从谈起。
“城市中心论”对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影响
作者: 吕偲,刘丽琼  来源: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城市中心论”  共产国际  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消极影响 
描述:"城市中心论"首先以"城市暴动为中心的全国总暴动"的盲动主义表现出来。共产国际第九次执委会和中共六大后,共产国际仍坚持城市是农民暴动的中心和指导者,阻碍中央将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李立三
浅论红色文化之于中小学校德育的意义
作者: 成照敏  来源:教育与教学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校园文化  中小学  德育  红色文化 
描述:红色文化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具有天然的教化力、感染力和熏陶力。红色文化中小学德育有效结合,能增强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帮助中小学生树立
上页 1 2 ... 39 40 41 ... 45 46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