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正确认识八七会议至六届四中全会期间党中央的工作
作者: 李玉虎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正确认识八七会议至六届四中全会期间党中央的工作
警卫团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作者: 龙正才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警卫团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二者不能等同
作者: 秦益珍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二者不能等同
着重规律的探讨 期待研究的深化──“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研究现状展望”学术座谈会综述
作者: 刘晶芳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术座谈会  民众运动  南昌起义  中国革命  秋收起义  广州起义  毛泽东  共产国际  三大起义  现状与展望 
描述:着重规律的探讨 期待研究的深化──“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研究现状展望”学术座谈会综述
红军中究竟有几个“红四军”?
作者: 朱汉国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第四  工农革命军  失误  毛泽东  中共党史研究  朱德  历史上  中国工农红军  军史  林彪 
描述:《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1期发表的汪杰同志的《的失误及其教训》一文中说:“在中国工农红军中,曾有‘两个’红四军”。事实上,在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曾存在过三个红四军。在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最早创建
红军由党代表制度到政治委员制度的变化——兼论红四军政治委员制度的由来
作者: 王建强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四军  党代表制度  政治委员制度 
描述:政治委员制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三大政治工作制度之一,也是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要制度之一。红军由党代表制度发展为政治委员制度,经历了一个复杂过程。本文通过对这一复杂过程的阐述,探求了政治委员制度的本质,说明了红军的政治委员制度是在结合中国革命和红军实际的基础上确立的。
南昌起义和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的联系和区别
作者: 胡松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贫苦农民  湘赣边界  武装暴动  国民党反动派  武装起义  武装反抗  军事指挥权  秋收暴动  大革命时期  国际共运 
描述:一、战略上的联系区别在1927年10月的中共通告第十号写道:“中央在宣布与国民党的武汉政府破裂之后,立即决定民众武装暴动的新政策,规定湘鄂粤赣的四省秋收暴动的计划。而叶挺军队的南昌暴动,便是这一民众暴动,推翻‘军阀国民党’的政权之总政策中的一个计划”。可见“南昌八一暴动,是决定在四省秋收暴动
试析中间势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初步形成
作者: 汪新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地革命战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间势力 
描述:中间势力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一支有广泛影响的重要政治力量。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间势力初步形成时期。中间势力之所以在这一时期逐步形成和凝聚,一方面是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盘剥、政治压榨所导致;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巨大感召力引导的结果。
对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的战略决策不应否定
作者: 郭文亮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武装斗争  湘赣边界  部队  南昌起义  广东  中国革命  战略方向  战略决策  史学界  否定 
描述:长期以来,党史学界对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的战略决策普遍持否定态度,并进而认为这是导致南昌起义最后失利的原因之一。我不同意这种观点,理由如下: 第一,中国革命必须要有根据地作依托,才能进行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
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一次“左”倾错误的再考察
作者: 黄琨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攻占城市  盲动主义  暴动  中央政策 
描述:拼命的急躁气氛,但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基于生存的压力,各级党组织都有一种自认"切实"的判断。而上级党组织处在暴动前线的党组织在具体问题判断上的差异,也导致了具体革命过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上页 1 2 3 4 5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