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秋收起义与毛泽东中国革命道路探索
作者: 王小平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革命道路  理论探索  秋收起义  毛泽东 
描述:党的“八·七”会议决定发动秋收起义,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然而,苏联模式的影响以及党内左倾思想导致我党对于中国革命道路产生了错误的选择。毛泽东在秋收起义遭受挫折后,选择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并指引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
古田会议
作者:暂无 来源:党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无产阶级思想  军队建设  古田会议决议  思想建设  总结  红军  错误倾向  中国共产党历史  福建上杭  代表大会 
描述: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召开的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史称古田会议。古田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认真地总结红军创建以来党在同各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
古田会议与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原则
作者: 林炳玉  来源:文史博览(理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田会议  党性修养  党性原则  中国共产党 
描述:古田会议提出了思想建党原则、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思想,成为我党历史上具有建党建军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会议的成功召开,与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红四军党的领导人带头坚持党性原则,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紧密联系。发扬古田会议精神,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有重要意义。
浅谈古田会议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作者: 郭芳芳  来源:科技信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古田会议  思想政治教育 
描述:《古田会议决议》是我军在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的标志。《古田会议决议》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定对日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有重要启示。
古田会议开启中国共产党建设科学化的历史征程
作者: 李新生  来源:党建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田会议决议  思想建设  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建设  科学化  思想教育  先进性  重要思想  党内教育  毛泽东同志 
描述: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科学化思想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发展轨迹与理论演进渊源。1929年12月在福建省上杭古田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党员教育、党内生活要政治化、科学化"的著名论断,由此开启了中国共产
为何南昌起义曾三易其时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世纪桥(纪实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的专家介绍说,南昌起义的时间最终定格在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是经过三易其时的。 起义时间最早定在7月28日 1927年,正当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节节胜利之际,国民党内的蒋介石
实现历史性转变的八七会议
作者: 史臻  来源:武汉文史资料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李维汉  中共中央  瞿秋白  共产国际代表  紧急会议  毛泽东  周恩来  张太雷  八七会议  中国共产党 
描述: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分共"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惨遭失败。由张国焘、周恩来、张太雷、李维汉、李立三组成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和党内不少同志的提议,决定召开中央紧急会议
富田事变研究述评
作者: 刘海飞  来源: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平反  研究述评  富田事变 
描述:富田事变是发生在中国革命时期一次震惊党内外的重大事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学术界对于富田事变的研究包括发生经过、原因、性质、影响、教训、平反及与之相关的人和事等方面的内容。本文对其进行述评,以期掌握学术界研究全貌,推动其往深入研究发展。
近十年来古田会议研究述评
作者: 曾群芳,鲁克亮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田会议  研究述评  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建设 
描述:1929年12月召开的古田会议,强调要重视思想政治建设,要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党的建设和军队建设,其精神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十年来,关于古田会议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古田会议的地位和作用、古田
苏区农民动员的机制与策略分析:以“九打吉安”为例
作者: 何斌,游海华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动员机制  政治动员  地方党组织  红军  赣西南  群众组织  农民协会  吉安  策略分析  苏维埃政府 
描述:(一)关于苏区时期的政治动员,目前学界主要就动员的形式与内容、动员成功的原因、妇女等阶层的动员情况,以及不同苏区动员的比较等展开了一些讨论,取得了一些成果(1)(2)(3)(4)(5)(6),为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应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动员的策略和运行机制在实践中是如何具体展开的?换言之,我们的
上页 1 2 3 4 5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