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红色文化中廉洁思想的地位及其内涵
作者: 阚莹莹  来源:安顺学院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廉洁  红色文化  思想  内涵 
描述: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凝结而成的革命传统。廉洁思想是红色文化的核心内容,红色文化中廉洁思想的内涵主要涵盖充分重视为先,思想和作风为基,教育和制度为本,民主监督为器,干部队伍为重和科学认识为魂等六个方面。
用红色文化培育新一代革命军人
作者: 马运动  来源:基层政治工作研究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物质载体  文化培育  基层文化建设  实践过程  革命军人  文化阵地  思想政治工作  红色文化资源 
描述:红色文化是我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物质载体的总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辟军营红色文化阵地.对于引导官兵践行强军目标、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感染力.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应结合红色文化和部队实际,在三个方面用功着力。
《古田会议决议》对于加强新形势下党龄作风建设的几点启示
作者: 刘海云  来源:决策与信息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古田会议  作风建设 
描述:本文通过对古田会议的回顾,从大力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党的纯洁性;始终坚持调查研究,实亨求是,提高党的实践性;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制,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度重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四个方面分析讨论了古田会议对于加强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问题。
《古田会议决议》与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军
作者: 高中华,张德义  来源:观察与思考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从严治军  从严治党  《古田会议决议》 
描述:《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军的纲领性文献。它对于中国共产党加强党内教育、纯洁干部队伍,坚持党员标准、严肃组织纪律,深入调查研究、牢固树立群众观,最终铸造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一军魂,发挥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对于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军,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湾改编中毛泽东军事民主改革探析
作者: 戴洪波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导  军事民主  原型启发  毛泽东 
描述:秋收起义受挫后,旧军队的弊端暴露无遗,这成为毛泽东进行军事民主改革的直接原因,而促使毛泽东实行军事民主改革的思想根源则是其民主思想意识。军事民主改革的目标是在军事民主的基础上彻底改造旧军队,建立
从《古田会议决议》看毛泽东的建军思想
作者: 刘凤健  来源:毛泽东研究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田会议决议》  毛泽东  建军思想 
描述:坚持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部队,是我军建设的一条基本原则,是我军发展壮大的重要法宝,是军队能打仗、打胜仗的政治保证。这一光辉思想是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借鉴苏联红军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革命实际
肃AB团中的党员、党组织与群众
作者: 师义帆  来源:苏区研究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群众工作  肃AB团  组织生活  党员结构  江西苏区 
描述:知识分子、地主、富农成为首要打击目标,导致肃反后干部队伍中的知识分子比重显著下降,同时也造成干部缺乏的问题。江西党组织早期存在纪律涣散现象,肃反虽然试图使基层党组织日趋严密化,但肃反机关权力过大也造成
南昌起义险遭共产国际阻止
作者: 刘波  来源:老年教育(长者家园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共领导人  李立  张发奎  武装起义  聂荣臻  罗明纳兹  东征  南昌城  苏联顾问  起义部队 
描述:1927年7月底,有着"铁军"之称的叶挺部队第11军和贺龙所部第20军等队伍齐聚南昌城。一时间,南昌市民热烈欢迎,到处彩旗飞舞、口号阵阵,一派"东征讨蒋"的繁忙景象。在南昌城内的江西大旅社,周恩来
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之六:古田会议毛泽东揭示思想建党规律
作者: 傅柒生  来源:共产党员(河北)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革命道路  历史环境  建军原则  中国工农革命军  历史事件  革命斗争  历史背景  革命形势  农村革命根据地  闽西革命根据地 
描述:的历史背景古田会议作为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它的召开有着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深刻的时代背景,它既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红四军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1928年4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武装与朱
红军时期的士兵委员会制度探析
作者: 王建强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主制度  红军  士兵委员会 
描述:红军时期的士兵委员会制度,源起于国民革命军的个别部队,建立于红军初创时期的探索和实践中,随着出现的问题及时得到调整,至1930年9月臻于完善。其历史作用主要包括:密切新型官兵关系;瓦解敌军;有效开展
上页 1 2 3 4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