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游井冈山红军造币厂有感
作者: 薛超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字银元  货币  井冈山红军造币厂 
描述:井冈山红军造币厂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它发行的工字银元是中国红色政权发行的第一种货币。这种货币在经济上虽然相对幼稚,却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与政治意义。探讨红军造币厂的历史意义,对于认识中国当代货币思想
论红色资源的利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构
作者: 孟繁  来源:成才之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建构  红色资源  社会主义文化 
描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想。红色资源是党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积淀,是社会主义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探讨红色资源的利用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建构意义,能够在宣扬红色资源的同时,更好地利用好红色资源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建设。
浅议江西红色文化资源与“中国红歌会”品牌打造
作者: 杨舒晨  来源:老区建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红歌会  红色文化 
描述:江西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亦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江西"中国红歌会"以其独特的旋律宣传红色文化而成为江西卫视的红色品牌。本文就江西红色文化资源与"中国红歌会"品牌打造的相互促进做一探讨,以期望"红歌会"品牌能依托江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不断推进文化创新,真正发挥出品牌效应。
浅议江西红色文化资源与“中国红歌会”品牌打造
作者: 杨舒晨  来源:老区建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红歌会  红色文化 
描述:江西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亦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江西"中国红歌会"以其独特的旋律宣传红色文化而成为江西卫视的红色品牌。本文就江西红色文化资源与"中国红歌会"品牌打造的相互促进做一探讨,以期望"红歌会"品牌能依托江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不断推进文化创新,真正发挥出品牌效应。
“古田会议精神”对新时期军队党的建设的启示
作者: 唐卓雄  来源:党史博采(理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古田会议  党的建设 
描述:古田会议决议关于军队党的建设的思想,具有不容否认的历史价值,对新时期军队党的建设有四个方面重要启示: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这条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始终抓住党组织建设这项核心工作;始终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健全党内生活、保持党的生机的法宝。
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重读《古田会议决议》
作者: 潘妮娜,褚娇娇  来源:传承·学术理论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群众路线  古田会议  党的建设 
描述: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实践过程中,坚持心系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工作作风,形成并通过了中共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建党建军决议--.这一决议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入贯彻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也为群众路线这一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工作方法和指导原则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论多视角审视古田会议精神
作者: 黄俊婕  来源:网络财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现实意义  古田会议  古田会议精神 
描述:我们踏上闽西的红色之旅,使爱祖国、爱福建、爱家乡、坚定投身海西建设成为我们共识,文章试图从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效性和实效性的实际出发,辨证地研究和探讨古田会议精神,从红土地的往昔峥嵘岁月、思想
“简洁是天才的姐妹”:《古田会议决议》对新闻文风的启示
作者: 滕晓东  来源:军事记者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图片新闻  古田会议决议  盲动主义  军事新闻  毛泽东  文风  典型报道  简洁  新闻传播  天才 
描述:亟待进一步改进。本期专题从《古田会议决议》对改进文风的启示、新闻的散文化、还原典型报道人物的个性、网络新闻传播方式对平面媒体宣传的借鉴作用等方面,对如何改进新闻文风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实现军事新闻的有效传播有所促进。——主持人:吕俊东
《古田会议决议》对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创新发展的启示
作者: 程远,王军旗,尹从国  来源:中国军事科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古田会议决议  创新发展  军队思想政治建设 
描述: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坚持军队思想政治建设与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等方面,对《古田会议决议》的启示意义进行了探讨
南昌起义历史地位新论
作者: 徐兆麟  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军队建设  南昌起义  军事历史  军事理论 
描述: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应怎样认识?一方面,头顶着"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璀璨光环;一方面,又长期笼罩在"失败了"的阴影中.这是我们以往南昌起义研究长期面临的困惑.经过长期艰苦的探索、研究
上页 1 2 3 4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