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湘南暴动在井冈山根据地建设中的历史作用
作者: 李春祥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农革命军  武装斗争  湘南起义  武装暴动  历史作用  地方党组织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井冈山根据地  光辉旗帜 
描述:1928年初,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起义部队,与中共湘南地方党组织共同发动和领导了湘南暴动。这次暴动历时三个多月,参加人数达100万以上,是我党自“八七”会议以来,组织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相结合的武装暴动,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中国革命史上又一重大历史事件。湘南暴动,不仅保存和进一步武装了南昌起义的部分武装力量,坚持了武装斗争这面光辉旗帜,而且先后在宜章、郴县、耒阳、永兴、资兴、安仁、桂
把民主革命引向胜利的一次重点转移——论以农村包围城市策略思想的形成
作者: 周鸿根  来源:党史纵横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武装斗争  无产阶级  城市中心论  中国国情  民主革命  中国革命  工农武装割据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毛泽东同志 
描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而开辟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
工农武装割据中的非平衡观
作者: 陈方  来源:毛泽东思想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列宁主义  平衡观  工农武装割据  非平衡规律  武装夺取政权  中国社会发展  普遍原理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毛泽东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特点,指出了中国社会发展存在着的非平衡规律。正是基于此点,毛泽东才形成了他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思想,以及尔后以此为基础系统地创立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基本理论。
以“农村为中心”是衡量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形成的主要标准
作者: 王捷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革命道路  红色政权  中国社会  战略问题  主要标准  毛泽东  长期性  工农武装割据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思想形成 
描述: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思想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有四种不同意见:第一种认为形成于1928年10月毛泽东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主要根据是这篇文章不仅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而且农村包围城市的规律也提出来了;第二种认为是
试论“农村包围城市”与“北伐方式”的联系
作者: 黄建权  来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北伐战争  武装斗争  大革命失败后  帝国主义  中国革命  革命战争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思考题  武装夺取政权  农民运动 
描述:从一条思考题谈起人民大学出版社一九八○年八月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教学大纲》,提出这样一条思考题:“第一次国內革命战争失败以后,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笔者认为这一思考题不妥,它会使人们怀疑中国革命
红四军出击闽中及其历史意义
作者: 郑义贵  来源:东南学术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省  闽中地区  国民党  红军  历史意义  朱德  出击  革命斗争  漳平  闽西革命根据地 
描述:朱德元帅虽然离开我们十二周年了,但他1929年8月率领红四军出击闽中,对闽中的革命斗争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却时刻铭记在福建人民心中。一 1929年1月,红四军在朱德,毛泽东的率领下,离开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3月14日,长岭寨一战,消灭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主力2000余人,击毙敌旅长郭凤鸣;5月,
上页 1 2 3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