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红军时期的“AB团”事件
作者: 智华  来源:贵阳文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农红军  反“围剿”  国民党军队  革命根据地  蒋介石  重大事件  战争初期  红军时期 
描述:在第二次中国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在国民党军队对江西工农红军组织第一次围剿、根据地军民正准备反围剿前夕,在中国的江西东固革命根据地却发生了一起神秘的重大事件——它就是AB团事件。事件的直接后果是几千名红军官兵和根据地内的党团员及普通群众惨遭杀害。此事并
北江工农军参加南昌起义始末
作者: 梁观福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昌起义  始末  北江工农军 
描述:北江工农军是在1924年国共合作革命方针的指引和工农运动的推动下,产生、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国民党右派发动"4·15"反革命政变后,北江工农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保存革命实力北上武汉,并随国民革命军南下参加八一南昌起义,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
从南昌起义到朱毛会师:试论朱德、陈毅领导湘南起义的历史意义
作者: 崔向华  来源:军事历史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湘南起义  朱毛会师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1928年1月,朱德和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近800人,继南昌起义未竞之业,成功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湘南起义。湘南起义是中国革命史上历时最长、参加人数最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武装起义。它开创了武装起义与
联共(布)、共产国际与几七会议:八七会议召开原因之我见
作者: 李良明  来源: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共产国际  八七会议  联共(布) 
描述:八七会议的召开,是联共(布)中央政治局提出和决定的。八七会议召开的真实原因,一是为了必须尽快纠正中国共产党领导机关的错误,说明共产国际执委会方针的正确性;二是统一中共中央领导和全体党员的思想,承认中国大革命的失败只能由中共中央前领导者陈独秀负责,不能让共产国际、特别是斯大林承担失败的责任。
毛泽东引兵井冈的深远历史意义
作者: 梁柱  来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引兵井冈  历史意义  毛泽东 
描述:毛泽东引兵井冈山,成为中国革命发展另辟蹊径的新起点,是实现党的战略重点转移的决定性步骤,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引兵井冈山深远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二是初步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三是找到了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途径。
毛泽东引兵井冈的深远历史意义
作者: 梁柱  来源:毛泽东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引兵井冈  历史意义  毛泽东 
描述:毛泽东引兵井冈山,成为中国革命发展另辟蹊径的新起点,是实现党的战略重点转移的决定性步骤,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引兵井冈山深远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二是初步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三是找到了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途径。
平江起义和红五军:浅析平江起义和红五军及其对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建立的作用
作者: 王宝山  来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根据地  平江起义  湘鄂赣  红五军 
描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当时的革命进入低潮,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等在党的领导下,发动了轰动全国的平江起义,1928年7月24日,他们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该军和平江起义对建立和发展湘鄂赣边区革命根据地有直接的重要作用,对中央根据地的巩固也有重要的作用。
瞿秋白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作者: 鲁振祥  来源:瞿秋白研究文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一、"工农武装割据"和"农村包围城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是沿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取得胜利的。"武装夺取政权",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早就指明了的,因此这条道路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农村包围城市"。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逐步开辟的这条道路,相对于俄国十月革命来说,是一条革命的新道路。
对八七会议前后有关历史问题的再探讨
作者: 何振东  来源: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瞿秋白  中国大革命  一次革命论  陈独秀 
描述:借助新近公布的档案资料、学界新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一次革命论以及瞿秋白在主持临时中央时期的表现进行了再探讨。
改写南昌起义“第一枪”的三个人物
作者: 杨飞  来源:湖北档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革命失败  南昌起义  历史  人物  改写  中国共产党 
描述:南昌起义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的必然选择,第一枪的打响是历史的必然。然而第一枪打响的时间却一波三折,经历了3次变动。张国焘的到来推迟了第一枪的时间
上页 1 2 ... 19 20 21 ... 23 24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