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重温红七军“小长征”历史 探讨红色文化价值内涵
作者: 覃汉旅  来源:传承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文化  小长征  红七军 
描述:1930年10月,红七军从河池誓师出征,半年时间跨越五省,长驱七千里,于1931年4月到达中央苏区。红七军东征不但完成一个伟大的历史使命,而且创造了经典的丰富的红色文化。红七军经过的地方留下了大量的红色文化载体,承载着的红军精神值得代代传承、发扬光大,具有不可估量的教育功能。
论古田会议党的建设方面作出的有益探索及时代价值
作者: 申德成  来源:传承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古田会议  建设  执政党 
描述:古田会议立足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党的建设的新思想、新制度、新途径,成为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建设的指南。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斗争,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东固会师:解决了红军的领导体制问题
作者: 徐帆  来源:传承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革命道路  领导体制  会宁会师  新军阀混战  胜利会师  武装夺取政权  南昌城  井冈山会师  胜利结束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从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的枪声响起到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这是"创造红军的新时期"。此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先后胜利完成了井冈山会师、东固会师、会宁会师等重
红七军进入酃县苏区的前前后后
作者: 谭忠诚  来源:传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韦拔群  主力部队  战斗动员  对敌斗争  小北江  武水河  胡凤璋  苏维埃政府  革命武装  红七军 
描述:1930年10月,红七军执行中共中央"攻打柳州、桂林,广东小北江建立根据地"的命令,除留韦拔群率少数部队在当地进行游击战外,主力部队离开右江开始远征。红七军武水河过江东进,他们军长张云逸的带领
《古田会议决议》的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及启示
作者: 魏志俏  来源:传承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古田会议决议  历史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 
描述:《古田会议决议》是党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确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原则,划分了不同的教育对象和层次,并
《古田会议决议》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作者: 赵杰  来源:传承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田会议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描述:古田会议是我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会议,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对当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对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有重要作用
从《古田会议决议》看毛泽东的调查研究工作
作者: 方宁  来源:传承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田会议决议》  毛泽东  调查研究 
描述:《古田会议决议》的形成是毛泽东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结果,体现了我们党通过调查研究推动党的建设和军队建设的优良作风。
逼上“梁山” 毛泽东引兵井冈
作者: 刘晓农  来源:传承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农革命军  井冈山斗争  “八七”会议  民族解放  余洒度  秋收暴动  文家市  宁冈  江西革命委员会  程世清 
描述:1963年1月,毛泽东主席南昌接见委内瑞拉民族解放阵线代表团时,谈到了井冈山斗争,毛泽东说:"我是被逼上‘梁山’的。"1970年3月,毛泽东接见江西革命委员会主任程世清时谈到井冈山斗争,也说了同样一句话:"我是被逼上‘梁山’的。"
南昌起义中的元帅们
作者: 农丕泽  来源:传承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汪精卫  三河坝  张发奎  军余  武装起义  野外演习  聂荣臻  指挥位置  并肩战斗  副营长 
描述: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成为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共和国十大元帅中,就有7位投身到起义中,他们不同的位置上,为武装起义和创建人民军队作出了重要贡献。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对小资产阶级认识的特点
作者: 张彬,张金凤  来源:传承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地革命  小资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 
描述: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共准确认识和把握小资产阶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对小资产阶级的认识经历了一系列严重的挫折之后才逐步走向成熟,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党对小资产阶级的认识有着鲜明的历史特点。
上页 1 2 3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