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从黄洋界保卫战看井冈山时期党的群众动员工作
作者: 李建良  来源: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黄洋界保卫战  群众动员  井冈山  共产党 
描述:发生于第二次会剿期间的黄洋界保卫战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范之战.透过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探寻井冈山时期共产党的群众动员工作,对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井冈山第三次会剿几个问题的考证
作者: 刘受初  来源:井冈山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反会剿  问题  考证  井冈山 
描述:就湘赣敌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三次会剿指挥人员的称谓和参加柏露会议的人员、柏露会议的内容以及如何看待彭德怀率守山军民突围下山等说法不一、值得探讨的问题,用历史原件和当事人回忆进行了考证.
从共产国际档案看“AB团”斗争
作者: 李维民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央苏区  老同志  档案  十一届三中全会  共产国际  军史研究  红军时期  文章发表 
描述:AB团与富田事变,是红军时期在中央苏区影响很大的事件。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出版的党史军史,一般都不提这件事情。三中全会
何长工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作者: 刘振强  来源:湘潭大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建  何长工  井冈山 
描述: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成功创建指明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为各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起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何长工是著名的红军将领,1927 年他参加了毛泽东发动的湘赣边秋收起义,并跟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中作出过重大贡献。
全文: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成功创建指明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为各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起了重要的示范...
红四军在古田会议后的伟大历史成就
作者: 黄少群  来源:党史研究与教学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田会议决议  士兵  三省  贯彻执行  历史成就  部队  红军  错误倾向  政治工作干部  毛泽东同志 
描述:古田会议结束后,红四军立即投入到粤闽赣三省敌人“会剿”的艰苦战斗中去。新的前委利用行军、战斗的间隙,抓紧一切时间,传达、贯彻古田会议的决议。前委召开了各种会议,研究、制定了各种法规,要求各部队执行
熊式辉政治“剿匪”与中共第五次“围剿”失败
作者: 余张茜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熊式辉  政治“围剿”  “三分军事  七分政治”  第五次“围剿” 
描述:熊式辉前任“剿匪”失败,主要是由于没有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剿匪”经费问题;二是国民党内部党政军配合问题;三是民众力量的运用问题。熊式辉继任江西省主席后,积极推行“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政治战略,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力配合蒋介石第五次“围剿”。熊式辉的这些督赣举措,克服了
全文:熊式辉前任“剿匪”失败,主要是由于没有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剿匪”经费问题;二是国民党内部党政军配合问题;三是民众力...
论古田会议精神对“四风”的指导意义
作者: 王永杰  来源:传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田会议  思想建党  “四风” 
描述:古田会议所体现的党的思想建党原则、实事求是的作风和方法、民主集中制建设思想以及共产党人所具有的刚正无私勇于进取的精神,对当前以"四风"为切入点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AB团灭亡后共产党为何还AB团
作者: 戴向青  来源:党史研究与教学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国民党左派  第三党  派系斗争  改组派  蒋介石  江西  中国共产党  豪绅势力  国民党右派  军阀 
描述:人们知道,臭名昭著的 AB 团早已在南昌人民的“四·二”暴动中被彻底摧毁,毫无疑义的已“寿终正寝”了。但中国共产党的江西党组织却从未间断过 AB 团的斗争,并错误地把国民党右派的活动,一律视为
“拥毛朱”欲何为?:从南昌起义到中央苏区时期的林彪其人(系列之四)
作者: 黄少群  来源:党史文汇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军委  红四军  古田会议  前委书记  南昌起义  毛泽东  党的领导  朱德  苏区时期  林彪 
描述:“错误路线的代表”。闽西斗争时期林彪的确是“拥毛朱”的。但林彪为什么“拥毛朱”?这得从当时的朱毛分歧说起。 朱毛分歧的由来”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内部“改组派”原因探析
作者: 王鹏程  来源: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根据地  原因  反“改组派” 
描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内部“改组派”本身是一起冤案。该冤案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一、党中央在国内阶级关系问题上认识错误;二、共产国际指导错误:三、“左”倾错误思想严重发展;四、肃反中主观主义思想方法盛行。
上页 1 2 3 ... 12 13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