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作者: 李孟卿  来源:学术探索·理论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主要内容  干部教育思想  毛泽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描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有:政治思想教育、军事教育、纪律教育、关心群众的思想教育、反对官僚主义、领导以身作则和事件本身的教育作用等.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培养和造就了大批的各级干部,为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领导基础.
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对福建苏区文艺工作的领导
作者: 王子韩  来源: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建苏区  领导  文艺工作  中国共产党 
描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福建苏区人民,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同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的同时,也高度重视革命文艺工作,使之成为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的有力武器。这个时期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主要体现在思想重视、组织保证、文艺方针政策的制订和贯彻落实等方面。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董必武
作者: 李新市  来源:文史春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抗日民族解放战争  中央革命根据地  国民党  莫斯科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董必武  中共中央决定  中央党校  中国共产党  献身精神 
描述:董必武,是备受党内尊重的苏区"五老"之一。他不仅具有坚定的革命立场和献身精神,而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传奇的斗争经历。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他的主要革命足迹在湖北和江西,后到莫斯科完成学业,再从上海一路征程到了红都瑞金。1934年10月,年近半百的董必武踏上了漫漫长
《董必武抗战时期实录(初编)》
作者: 俞荣根,袁春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文集  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中国 
描述:《董必武抗战时期实录(初编)》
时期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互作用研究
作者: 杨晓苏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作用  红色文化 
描述: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新时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当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发挥其动力、内能和指向作用。同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促进了红色文化的发展,赋予了红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与特征。
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一次“左”倾错误的再考察
作者: 黄琨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攻占城市  盲动主义  暴动  中央政策 
描述: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于白色恐怖及自身条件的约束,党的各级组织间信息并不畅通,一些地方党组织难以接到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即使能够接到,也存在着时差和对文件的理解力问题。虽然当时党内弥漫着一种近乎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地权政策的演变及其机制探讨
作者: 周晓庆  来源:古今农业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地国有  土地革命  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所有权 
描述: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土地政策目标是要推翻封建地主剥削制度,保护和巩固根据地,并为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但早期土地政策的制定却受到了共产国际的影响和制约,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共产国际对我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三次“左”倾错误的影响
作者: 陆毅,陈云飞  来源: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地革命  “左”倾错误  共产国际  中国共产党 
描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受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理论及高度集权领导方式的影响,接连发生了瞿秋白"左"倾盲动、李立三"左"倾冒险和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错误。这三次"左"倾错误的发生使中国革命受到巨大的创伤,险些葬送革命的前途,给中国共产党以深刻的教训。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保障农民利益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作者: 梁红  来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理论渊源  保障农民利益思想  毛泽东 
描述: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指导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过程中,逐步提出并形成了保障农民利益思想,为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保障农民利益思想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其理论源渊之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还为其提供了重要启示。
井冈山斗争时期因土客籍矛盾而被错杀的红军将领
作者: 肖小华  来源:世纪桥·纪实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岁腊闭户入,春来器皿不丢”。但由于路途遥远,来去耗时多,多有不便,于是有些拓荒者便举家迁徙。这个时期,由于规模不大,加上土籍居民因劳动力缺乏,又有多余的田地和山地,因此他们对客家人的到来并不表示反对。
上页 1 2 3 ... 9 10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