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南昌起义参加人数为什么说法不一?
作者: 刘兴汉,黄栋法  来源:党史文汇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南昌起义参加人数为什么说法不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的货币
作者: 侯志远  来源: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发行  国民党  经济封锁  中国革命  毛泽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货币流通  苏区  苏维埃政府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描述:分析了革命的形势,并根据革命实践经验,发现了中国革命胜利发展的规律。这就是,在反动统治薄弱的农村积聚力量,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取得全国政权的道路。这条道路是唯一能够引导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
秋收起义历史意义的再认识——纪念秋收起义60周年
作者: 孙晓钟  来源:理论观察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装斗  中国现代史  中国革命  三湾改编  秋收起义  历史意义  再认识  陈独秀  军队  右倾机会主义 
描述:。但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都阐述得不够深刻,不能令人满意。今天,在我们纪念秋收起义60周年,缅怀革命先烈的时候,笔者感到对这一事件重大历史意义,很进一步深入探讨之必要。现在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以请教于从事中国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教学和研究的同志们。
柏露会议决定红四军下山目的浅探
作者: 罗惠兰  来源:求实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浅探  综合报告  会议决定  中国新民主主义  彭德怀  红四军  “围魏救赵”  红军  井冈山根据地  中国革命史 
描述:一九二九年一月四日,红四军前委在宁冈柏露村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上作出了红四军主力向赣南进军的决定。这一决定的提出,客观上促使了赣南根据地的建立,因而不少的党史专著都认定这次会议决定红军下山“是为了开辟新的根据地”。持这一观点的:李新主编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通史》;胡华的《中国革命史讲义》;马齐彬
对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战略决策的两点看法
作者: 郭文亮  来源: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湘赣边界  结合分析  部队  南昌起义  广东  中国革命  战略方向  战略决策  海陆丰  农民运动 
描述:长期以来,党史学界对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的战略决策普遍持否定态度,并进而认为这是导致南昌起义最后失利的原因之一。对此,我想结合分析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谈谈自已的两点看法。第一,中国革命必须要根据地作依托,才能进行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但到什么地方去建立根据地,是要受当时各种客观条件制约的。
略谈南昌起义的两个问题
作者: 张敬让,叶昌友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国民党左派  领导  部队  红军  中央委员  刘伯承  南昌起义军  周恩来  江西  两个问题 
描述:的新时期”。毫无疑问,它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近些年来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对南昌起义的关问题已做了大量论述和益探讨,但对南昌起义胜利后为什么仍然举着国民党旗帜和
毛泽东同志“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的历史考察
作者: 余伯流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民暴动  湘南  井冈山时期  湘赣边界  罗霄山脉中段  赣西南  历史考察  思想形成  “工农武装割据”  毛泽东同志 
描述:“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宝库中的一块瑰宝,是党和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的重大创造,是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道路理论形成的基础和前提。过去,这方面的专题研究还不很充分,论著
关南昌起义三件史实的辨析
作者: 张钟,陈志莹  来源:党史研究资料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关南昌起义三件史实的辨析
略谈湖南省委在秋收起义中的主要作用
作者: 赵帆存  来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农革命军  湘南  国民党  秋收起义  湖南省  秋收暴动  主要作用  小地主  毛泽东同志  农民 
描述:一九二七年九月爆发的秋收起义与南昌、广州起义一道用枪杆子开辟了大革命失败后武装反抗国民党新军阀的新时代,力地回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在白色恐怖笼罩的中国竖起了一面光彩夺目的武装斗争的大旗.在
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是对暴力革命学说的重要贡献
作者: 李杰  来源:商丘党校通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是对暴力革命学说的重要贡献
上页 1 2 3 ... 4 5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