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科文烈士墓背后的悲壮往事
作者:暂无 来源:郴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科文烈士墓背后的悲壮往事
东固会师:解决了红军的领导体制问题
作者: 徐帆  来源:传承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革命道路  领导体制  会宁会师  新军阀混战  胜利会师  武装夺取政权  南昌城  井冈山会师  胜利结束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从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的枪声响起到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这是"创造红军的新时期"。此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先后胜利完成了井冈山会师、东固会师、会宁会师等重
南昌起义的贵州健儿
作者: 黄晓峰  来源:当代贵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武装斗争  部队  南昌起义  国民革命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  贵州  革命委员会  中国工农红军  中国共产党  贺龙 
描述:鲜有人知的是,在南昌起义,无数贵州健儿英勇奋战,为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勋。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从1933年起,这一天被定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然而,鲜有人知的是,在南昌起
1927-1931年泽东担任前委书记的历史考察
作者: 郑瑞峰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书记  中共中央  红一方面军  湘赣边界特委  秋收起义  毛泽东  井冈山根据地  湖南  土地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 
描述:前敌委员会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军队的领导机关,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时也设立了前敌委员会。一、毛泽东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1927年8月9日,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派毛泽东为特派员,与彭公达一起到湖南改组省委,领导秋收起义。8月18日至30日,改组后的湖南省委召开会议,讨论和制
“学党史·知使命”系列党课教案之四 党和军队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对古田会议的回顾及思考
作者: 张兴彦  来源:军队党的生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无产阶级思想  军队建设  里程碑  古田会议决议  人民军队  红军  毛泽东  思想政治工作  中国共产党  古田会议精神 
描述:一个重要会议,往往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1929年12月底,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廖氏宗祠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古田会议",犹如一道曙光照耀着新生的人民军队,被誉为建党建军史上的里
古田会议
作者:暂无 来源:党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无产阶级思想  军队建设  古田会议决议  思想建设  总结  红军  错误倾向  中国共产党历史  福建上杭  代表大会 
描述: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召开的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史称古田会议。古田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认真地总结红军创建以来党在同各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
浅谈红军学校办学经验
作者: 徐珂,纪磊,郑红  来源:学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办学  经验  红军学校 
描述:为了从红军内部培养干部,提高红军干部军政素质和进行群众工作的能力,红军学校经历了近十年的办学历程,为红军培养了数万名人才,为人民军队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毛泽东两次落选红四军前委书记始末
作者: 郑瑞峰,彭学涛,郑雅婷  来源:世纪桥(纪实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1928年泽东曾两次担任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一职,但在沔渡会议上和龙岩红四军七大上,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毛泽东又两次落选。1929年,经过中共中央和红四军同志的共同努力,纠正了错误,毛泽东在
毛泽东两次落选红四军前委书记始末
作者: 郑瑞峰,彭学涛,郑雅婷  来源:世纪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沔渡  工农革命军  李立  军事委员会  龚楚  湘赣边界  宁冈县  调和主义  红五军  刘士毅 
描述:1928年泽东曾两次担任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一职,但在沔渡会议上和龙岩红四军七大上,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毛泽东又两次落选。1929年,经过中共中央和红四军同志的共同努力,纠正了错误,毛泽东在
苏区农民动员的机制与策略分析:以“九打吉安”为例
作者: 何斌,游海华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动员机制  政治动员  地方党组织  红军  赣西南  群众组织  农民协会  吉安  策略分析  苏维埃政府 
描述:(一)关于苏区时期的政治动员,目前学界主要就动员的形式与内容、动员成功的原因、妇女等阶层的动员情况,以及不同苏区动员的比较等展开了一些讨论,取得了一些成果(1)(2)(3)(4)(5)(6),为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应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动员的策略和运行机制在实践是如何具体展开的?换言之,我们的
上页 1 2 3 ... 24 25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