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形成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作者: 高志强,张伟  来源:咸宁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实践基础  毛泽东  思想基础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起源和形成具有广泛的思想和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周恩来、瞿秋白等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做过理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形成建立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等丰富的实践基础之上.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是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集体智慧的结晶.
试论红色文化及其发生
作者: 白海若  来源:大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科学内涵  发生  红色文化 
描述: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自由、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文化、建国初发展起来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时期的先进文化的总和。红色文化的发生具有其厚实的实践基础、悠久的文化渊源和先进的创造主体。
论红色资源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价值和运用
作者: 肖发生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红色资源  传播学 
描述: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所形成的先进文化。红色资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丰富的内容、通俗的载体,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鲜活教材。借鉴传播学,有利于提高红色资源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有效性。
民族性、时代性、人民性与红色文化的传播
作者: 曾长秋,李霞  来源:湖湘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播  人民性  红色文化  民族性时代性 
描述: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民族性、时代性、人民性的基本特质。这些特质不仅是红色文化的本质规定,也是红色文化的生命力之源,更是新时期红色文化传播的精神导向、创新动力和实践基础。
试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文化支持
作者: 刘玉标,马静  来源: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文化  爱国主义教育  文化支持 
描述: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革命的、先进的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的主流思想意识及其物化资源。在当代中国,红色文化可以强化人们的爱国之识、涵养人们的爱国之情、培育人们的爱国之志、引导人们的爱国之行。
红色文化对企业思想教育工作的作用
作者: 王福旺  来源:科技资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先进性  企业思想教育  红色文化 
描述:红色文化是起源于革命战争年代,它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发起,由当时的进步人士,个具有先进思想的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出来的一种积极向上的,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一种文化。一直以来,红色文化都是我国文化的导向。红色
周恩来与南昌起义三位一体的开创性贡献
作者: 张寿春  来源:觉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国民党左派  张发奎  武装起义  南昌起义  蒋介石  共产国际  中国共产党历史  三位一体  周恩来  李立三 
描述:怎样评价1927年8月1日发生的南昌起义,长期以来只是形象化地概括为"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这个源于南昌起义主要领导人周恩来自谦的表述,虽然揭示了这次起义的主要特征,但是评价未免过于
对中共五大历史地位的再认识:从中共五大与八七会议的联系中探讨
作者: 康玉环  来源:文史月刊(学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研究中发现,五大的召开完全受制于共产国际,中共没有任何自主权,但是没有中共五大关于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八七”会议的总方针就不会得到及时转变和落实。理清两次会议的联系,重新认识中共五大的历史作用是有帮助的。
共产国际与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形成
作者: 吕偲,刘丽琼  来源:毛泽东思想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重要条件  共产国际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消极影响 
描述:共产国际与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形成具有相关性。共产国际强调了农民、土地问题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在大革命失败后所作出的政策转变,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形势和特点的正确分析,以及对毛泽东某种程度的重视
红色文化的当代社会价值及其实现
作者: 王瑞洁  来源:华人时刊(下旬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当代价值  红色文化 
描述:“红色文化”是我国革命时期产生特有的文化形态,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化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迅速发展,“红色文化”更加闪现出其光芒,对“红色文化”的研究和弘扬成为热潮也成为一种时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页 1 2 ... 11 12 13 ... 15 16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