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红色资源在高校建设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作者: 闫硕,杨晓苏  来源: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校园文化  红色资源  马克主义大众化 
描述: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运用红色资源,挖掘和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和育人价值很有必要。它能够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培养出大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所以,高校应充分运用好这一资源优势,以红色资源为依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机制。
对提升当前红色文化软实力的思考
作者: 彭宗健,陈远跃  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软实力  红色文化  文化产业 
描述:当前红色文化兴起对传承历史文化、培育新的民族精神和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提高中国有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竞争力。但当前红色文化发展存在着一定
红色文化的社会价值探析
作者: 王小康  来源: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文化  中国共产党  社会价值 
描述: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政治功用、经济效应、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德育功能五个方面,继承和发展红色文化要把握红色文化发展方向、不断增强红色文化发展活力、积极创新红色文化宣传途径和搞好红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朱继东:红色文化历久弥新
作者:暂无 来源:求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五四”运动  中国文化  中国共产党领导  红色文化  与人为善  革命战争时期  自强不息 
描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活报剧”、“秧歌剧”等红色短剧,唱响了爱国救亡的时代强音,发挥了教育人民、鼓舞官兵、瓦解敌人的作用,是红色文化的大发展。
感受红色文化 品味千年瓷韵:2011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展入沪
作者: 万慧芬  来源:景德镇陶瓷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大餐  党委书记  艺术陶瓷  艺术展  陶瓷艺术  当代  展览中心  红色  景德镇陶瓷  上海人 
描述:11月1日,"红色摇篮,千年瓷韵——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展"与景德镇陶艺大师现场绘瓷表演一道在上海展览中心亮相,为上海人民献上了一份精美的陶瓷文化大餐。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汪立耕,副市长熊皓,景德镇陶瓷
红色文化,民族复兴的引擎
作者: 任晓锋,刘秋泉,吴新宇,邓集湘,黄耀红,江新军,龚鹏飞  来源:湖南教育(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引擎。 横空出世,莽昆仑。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走过革命之路、建设之路,迈向复兴之路的征程中,逐步形成的代表中国文化前进方向的先进文化
红色资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论纲
作者: 张颢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时代化  中国化  红色资源  大众化 
描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历史进程中生成的特殊形态,彰显了红色资源的马克思主义本质。红色资源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文化的一致性以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合性,体现了红色资源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在统一。红色资源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走进大众的现实桥梁和纽带。
红色经典文学与红色资源教育
作者: 郑乃勇,刘家桂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经典文学  去革命化  红色资源教育 
描述:红色经典文学是红色资源的重要载体,因此,红色经典文学研究亦可视为红色资源传播教育的重要方式。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红色经典文学的评价及其文学史地位几经变迁,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红色经典文学研究热潮出现
论八一精神与南昌红色文化品牌的打造
作者: 舒醒  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八一精神  文化品牌  红色文化 
描述:南昌起义所孕育的八一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是我党我军克敌制胜的强有力武器,如今是南昌进行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和政治优势。当文化软实力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持久驱动力之时,未来南昌要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目标,大力弘扬八一精神,发挥红色文化的功能并打造好红色文化品牌在必行。
浅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
作者: 杜君,赵志宇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党的干部  土地革命战争  教育 
描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需要大批干部去开展工作,干部队伍的理论修养和政治水平有待提高,革命战争急需大力培养军事人才。在面临上述形势和任务下,各苏区始终没有放松培养军队干部和地方党政干部,初步形成了党的干部教育体系,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上页 1 2 ... 10 11 12 ... 36 37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